作者 |?高榕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青年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生力軍,應(yīng)主動扛起時代使命,在講述中國故事、塑造中國形象、展示中國風(fēng)采中不斷向世界傳遞青春力量,點燃信念、奮斗、為民“三把火”照亮新時代“星火之路”,乘勢而上,砥礪前行,把火熱青春融入復(fù)興偉業(yè),續(xù)寫時代“新榮光”。
點燃“信念”火把,以“永跟黨走、許黨報國”的忠誠品格照亮“趕考路”,讓青春在鐵心跟黨走、矢志而不移中永葆“星火滾燙”。青春的自信在于堅定理想信念、永葆信仰本色。李大釗面對冰冷的絞刑架高呼“共產(chǎn)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夏明翰面對屠刀豪邁放言“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他們用生命詮釋了對黨忠誠的信念。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廣大青年干部要以矢志不渝之志點亮青春的“信仰之火”,時刻保持思想上“燃”的狀態(tài),靜下心來逐字逐句、反反復(fù)復(fù)、深入系統(tǒng)地學(xué)習(xí)理論著作,在“深學(xué)深悟”中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掌握新理念、新思想,追尋真理光輝,燃旺信仰火焰;要把握大勢,心懷“國之大者”,始終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在思想上擰緊“總開關(guān)”,在行動上挺起對黨絕對忠誠的精神脊梁。
點燃“奮斗”火把,以“大道至簡,實干為要”的不懈奮斗緊握“接力棒”,讓青春在篤行不怠、踔厲奮發(fā)中集聚“星火燎原”。青春的意義在于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在7月28日舉辦的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xué)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式上,擔(dān)任成都大運會大體聯(lián)會旗執(zhí)旗手的蘇翊鳴,于11歲立下為國爭光的遠大志向,6年后在北京冬奧會上終摘得一金一銀,榮譽的背后浸染著十年如一日的汗水與淚水。廣大青年干部以他們?yōu)榘駱樱殉钥?、出汗、辛勤、跌倒等視為“常態(tài)”,明白“烈火煉真金”的道理。廣大青年要把真抓實干作為謀事之基、干事之需、成事之本,自覺添柴燒火,忍熱耐苦,以“一錘接著一錘敲”的接續(xù)奮斗燃旺行動火焰,勇于挑最重的擔(dān)子、敢于啃最硬的骨頭、善于接最燙的山芋,在鄉(xiāng)村振興、基層治理、項目建設(shè)等艱苦環(huán)境、“吃勁”崗位盡情揮灑聰明才智,走好腳踏實地之路,努力在大有可為的新時代以不懈奮斗之力點亮青春“奮斗之火”,成就偉大事業(yè)。
點燃“為民”火把,以“民胞物與,念茲在茲”的赤子之心走好“每一步”,讓青春在一心解民憂、履踐而致遠中閃耀“星火璀璨”。青春的走向在于為黨分憂、為民造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災(zāi)難面前,黨和國家始終把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放在第一位,始終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中,如蠟燭般自我“燃燒”,以“初心的溫度”換來群眾的滿滿幸福。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動,是推動人民事業(yè)發(fā)展的磅礴力量。廣大青年思維敏捷,富有朝氣,要成為社會棟梁之才,需跳出“舒適圈”,以拳拳赤子之心點亮青春的“為民之火”,讓夢想的種子播撒在基層山海的火熱實踐中。要始終把人民利益“置頂”,將“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懷揣著“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的深情貼近群眾“心窩”,體察群眾“脈搏”,對照人民期待,對照民生清單,以人民滿意作為衡量工作的“游標(biāo)尺”,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踐行為民宗旨,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用“辛苦指數(shù)”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shù)”。
(來源:江西新聞客戶端)
編輯:王文婧
責(zé)編:劉蕓
審核:楊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