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咸菜外交”
■ 閆慧芳
讓我不解的是,母親每到冬天腌菜時,總是特地多腌制幾大罐,遠遠超出我家需求的量。
母親說:“我這是專門多備些,好送給親友們的。”每當家里有人來做客,母親總是從咸菜罐中撈出一些,或涼拌、或生吃、或蒸或炒,總是能把樸素的咸菜做成別樣風味。而每當客人夸贊母親腌制咸菜的手藝時,母親在客人臨走前總會拿出幾個袋子,將幾樣咸菜分門別類裝好,給客人帶走??腿送妻o時她便說:“這都是自家腌的,又不值錢,你可別嫌棄!”客人也就欣然收下。
母親還喜歡把腌制好的咸菜送給街坊鄰居。一天,鄰家阿姨笑呵呵地來到我家,說:“劉大姐,你這咸菜是怎么腌制的啊?我兒子說比我腌的好吃多了,這不,我特意來向你討教討教!”
母親臉上帶著自豪又羞赧的笑容,連連說道:“歡迎歡迎,我還怕你們不喜歡哩!” 于是,因著這可口的咸菜,身為家庭主婦的母親社交開始增多。鄰家阿姨也總是借著學習做咸菜的由頭,約母親出去逛集市。母親腌咸菜的熱情也不斷高漲,開始和鄰居阿姨研究新的腌制方法。鄰居有時也會帶來一些自家炸的丸子、蔬菜之類作為謝禮。感情就在這你來我往的走動中逐漸加深。
一缸咸菜,正常隨吃隨取,能吃到來年打春。但由于母親的熱心腸,我家的咸菜總是沒等過完冬天,就被母親送完了,可母親卻總是比自己吃了更高興。
上了大學,我偶然跟母親抱怨起食堂的飯菜太過寡淡。不出幾日,母親便寄來幾罐咸菜給我,還特意囑咐我給同學們分一些。在食堂吃飯時,我和幾個要好的同學分享母親的咸菜,同學們都贊不絕口,說在這異鄉(xiāng),仿佛品嘗到了家鄉(xiāng)的味道。因著這層關系,每次和母親視頻聊天時,同學們總是調皮地湊過來,說:“謝謝阿姨送的咸菜,真好吃!”母親布滿皺紋的臉上笑開了花,也順勢和同學們攀談,像朋友一樣關心起她們來。以至于后來寄咸菜時,母親特意提到哪位同學愛吃糖醋蒜,哪位愛吃芥菜絲,哪位愛吃泡菜……把這些每樣都寄了一罐。瞧,母親比我還了解我的同學。因著這小小的咸菜,還成就了母親和室友的“忘年交”。
后來,隨著交通的便利,超市、菜市場隨時都有新鮮蔬菜,現成的咸菜也唾手可得。因此今年入冬,母親又要腌咸菜時,我在旁邊阻攔:“超市里多的是,又不貴,何必費事自己腌制?!?/span>
母親本來正興奮地擇洗蔬菜,聞言悵然地搓了搓手,說:“是啊,超市里啥都有,哪里還需要我哩。”我心里一酸,這才明白:原來不起眼的咸菜里,承載了母親的成就感,更是母親社交的橋梁。有了這咸菜,母親就覺得她還是被需要的,是有價值的。
于是我忙接話道:“不過超市里的哪有媽媽腌的好吃哩,前兩天我大學同學還念叨著讓我寄兩罐您腌的咸菜呢!”
母親笑了,又開始忙著腌制咸菜的瑣事來……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16691.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魏菲
責編:劉蕓
審核:楊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