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特殊教育學校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始終秉持著“假如這是我的孩子”的教學理念,用愛心、耐心、信心面對每一個孩子,努力讓殘障孩子享有優(yōu)質而公平的教育。
想家長所憂,解家長所難,在家長負擔上做“減法”。考慮學生家庭實際困難,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為全校學生提供“免費午餐”“免費研學”,惠及四百余名學生。每天的“免費午餐”由葷素搭配的四菜一湯加學生奶組成,不僅讓學生吃得飽,更要讓學生吃得好,確保學生營養(yǎng)均衡、健康成長?!懊赓M研學”讓特校學生走出校園、親近自然,融入社會、體驗生活,將“生硬的知識”轉化為“生活的能力”,助力“雙減”政策在特殊教育學校落實落細。
關注貧困生及因極重度殘疾無法來校的適齡學生,在送教上門上做“加法”。該校黨總支統(tǒng)一部署“送教上門”,74名黨員、教師幫助37名重度殘障學生解決不能到校上學的問題。為了保證“送教上門”的質量,該校通過前期摸排對殘障學生進行能力評估,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個別化教育方案。根據(jù)學生殘障類型安排相應的專業(yè)教師,給予學生更專業(yè)化的指導,同時還對送教上門學生家長進行康復技能培訓,實現(xiàn)家校互動,協(xié)同育人,醫(yī)教融合將送教服務走實走細。
在助學支教上做“乘法”。為了充分發(fā)揮我市特殊教育“區(qū)域龍頭”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市特殊教育學校對全市10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專業(yè)講座、課題研究、隨堂指導、示范教學等多種形式的“助學支教”活動,極大提高了全市特殊教育教師水平。在全省率先進行孤獨癥教育康復的探索與改革,創(chuàng)建了“三位一體”的孤獨癥教育干預模式,此模式已在武寧縣特校、湖口縣特校等學校進行推廣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孔穎)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16691.c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鐘千惠
責編:許欽
審核:楊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