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m调教视频在线观看,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国产97色在线 | 免,jizz成熟丰满韩国女人,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夜讀九江丨(論語)盡信書,不如無書

2024-03-08 19:00 長江周刊 閱讀 29440


盡信書,不如無書

■ 南山彭祖

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這話用在看歷史著作上就特別見功效。我們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的許多事情,仔細(xì)翻查,有的真相卻不堪入目。

就像經(jīng)??吹絼钪镜恼Z錄,如“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賦,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句話,只要稍有點邏輯就可以知道,是站不住腳的。好像只要努力,傻瓜和弱智都有成為天才的可能。這對很多并不傻但非常勤奮卻依然難以取得好成績的人來說就太不公平了,作為一個杰出的科學(xué)家,愛迪生不會說出如此不符邏輯的話的。真相是,這句話的后面還有一句:“但百分之一的天賦往往更重要”。那么,連起來就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賦,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百分之一的天賦往往更重要。

這句勵志格言不知道騙了多少人,很多人以為勤奮就能成家成名,成家成名需要勤奮,但光靠勤奮是成不了家的。就像爸爸是男人,但你不能見到男人就喊爸爸。說話得講邏輯。

我們在歷史書中一直說的上古禪讓制度,說堯讓位給舜,舜老后禪位給禹??墒?,上古有一本《竹書紀(jì)年》的歷史書記載,堯當(dāng)時作為部落首領(lǐng),統(tǒng)治著舜,后來舜強大反殺堯奪取了帝位。禹的父親鯀與共工同堯舜爭奪帝位失敗,鯀被殺。后來舜掌權(quán)派禹治水,就是我們常說的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禹。后人很奇怪他為何這么沒有家庭觀念,也有人說他是勤奮工作舍小家顧大家。真相是什么?《竹書》說是不敢回家,父親都被殺了,他是被發(fā)配去治水的,他回家就會被處死。這樣解釋,情理上說得通,否則他幾年沒回家,多次經(jīng)過家門都不進去,就只能像學(xué)生娃歪解的那樣,說他在外面有家了,對黃臉婆變心了。確實,一個正常的人三過家門而不入,三是指多次,就有點違背人倫、人性了,難以理解。

再說說舜禪讓禹的事。我們知道的是禹南巡時暴病身亡,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趕到湘江邊悲傷欲絕,眼淚灑在竹葉上,竹子被感動化作斑點,成了湘妃竹。二位妃子投江而死,化作湘江女神,娥皇女英就是屈原的湘夫人原型。《竹書》說,后來禹強大了,趁舜南巡途中害死了舜,從此取而代之,根本就不是什么禪讓。

《竹書紀(jì)年》它比《史記》早很多年,在后世忽現(xiàn)忽亡,戰(zhàn)火和朝代更迭,原書后來徹底遺失,今人見到的《竹書》不過是根據(jù)各處散見的資料整理出來的,在整理的過程中,編者會不會根據(jù)政治需要而篡改內(nèi)容呢?所以,《竹書》的話也不一定全真。

就像劉禪,史家眼里他是扶不起的阿斗??芍T葛亮去世后,三十多年他都是自己好好管理著國家,蜀漢還一度出現(xiàn)繁榮安定局面。鄧艾兵臨城下,劉禪接受譙周的投降建議。在后人看來,他是懦弱,其實,大勢已去,再做垂死掙扎,不過是讓更多百姓去送死。他的不抵抗,不正是審時度勢,保全百姓和自家宗室的英明之舉嗎?一個帝王不為自家事業(yè)而戰(zhàn),不讓百姓陷入死地,這種不作為,其實比那些亂作為殘害百姓的人要英明得多。史料記載,司馬昭在宴會中故意演奏蜀中樂曲來試探劉禪之心,劉禪一點憂傷之色都沒有,反而面對司馬昭的問話從容答出“此間樂,不思蜀矣”。這恰恰是劉禪的大智慧,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劉禪只要露出一絲故國之思,恐怕就只能當(dāng)犧牲品了。后世李煜以一首《虞美人》抒發(fā)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寄托故國之思,亡國之痛。這種真情流露,恰恰讓趙宋王朝了解了他的心跡,封他一個違命侯的稱號,立即用牽機藥將他毒死。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時,無謂的抗?fàn)師o非是換取自己的早死。如果留得青山在,忍辱負(fù)重,卷土重來未可知。

當(dāng)然,劉禪的國,是封建統(tǒng)治者的國,和今天的國家概念不是一回事。如果今天有外族入侵,兵臨城下,我們中華兒女自當(dāng)奮起抗?fàn)?,浴血奮斗,驅(qū)除外敵。

如果盡信史家之言,劉禪就是一個十足的昏庸愚蠢之君。后世很多人總罔顧當(dāng)時的現(xiàn)狀,認(rèn)為劉禪該率領(lǐng)百姓奮力抵抗,就算劉禪率眾抵抗保住了蜀國,可血流成河、暴尸野外的是蜀國百姓?!芭d,百姓苦;亡,百姓苦”,封建王朝哪顧百姓的死活?劉禪在統(tǒng)一趨勢不可阻擋時,放棄抵抗,客觀上既順應(yīng)了歷史潮流,又保全了百姓,恰恰是昏庸之君做出的英明正確選擇。

歷史很炫目,就像一個萬花筒。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權(quán)位爭斗一直是舊時代政治舞臺的主戲,舊時的歷史都是由勝利者來編寫的,粉飾和毀污都是難免的事,所處立場不同,公正不阿記錄真相,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盡信書,不如無書。網(wǎng)絡(luò)時代,信息技術(shù)迅猛發(fā)展,有圖有視頻未必有真相,偷梁換柱,移花接木的技術(shù)手段更是達到以假亂真,混淆視聽的驚人程度,擦亮眼睛,明辨是非,不輕信,就更為重要。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編輯:左丹

責(zé)編:劉蕓

審核:朱靜

評論

下載掌中九江

掃描二維碼下載,或者點擊這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