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m调教视频在线观看,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国产97色在线 | 免,jizz成熟丰满韩国女人,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夜讀九江 | (風(fēng)土)駱駝山還是落舵山?

2024-08-06 19:40 長江周刊 閱讀 33101

駱駝山還是落舵山?

■ 黃 澄

柴桑區(qū)沙河街鎮(zhèn)的西北角有一座小山包,高不過50米,長不過360米,周長不超過1000米,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駱駝山。與之相對的龍門山,高度也差不多,周長略大。兩山如門,古稱“龍門”。沙河之水由駱駝山西穿龍門而過,轉(zhuǎn)到龍門山東,流向八里湖。周邊除了有巍峨的廬山之外,到處也都是大小山丘連綿不斷,像駱駝山與龍門山這樣的小山包顯得非常不起眼。然而,自晉代以來,歷代地輿志、省志、府志、縣志等卻都有關(guān)于它們的記載,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明代嘉靖六年(1527年)編纂的《九江府志》卷二首先出現(xiàn)“駱駝山”的記載:“駱駝山,其山蹲踞,狀如駱駝,故名。其下有港,水通大江……龍門山,與駱駝山相對如門?!币詾檫@山包是因其形狀像蹲下的駱駝而得名。后來乾隆《德化縣志》、同治《德化縣志》以及現(xiàn)代地圖都沿用了這個說法,今天還把山下的一條小路命名為“駱駝巷”。實際上這一因形而名的說法非常牽強。上網(wǎng)隨便搜搜“駱駝山”,顯示出來的圖片都有非常明顯的駱駝形象,而這座駱駝山怎么看都沒有駱駝的典型特征。駱駝是北方動物,難以想象古代江南的先民會用他們沒有見過的動物來命名身邊的地名,我們周圍馬頭山、臥牛山、雞冠石、豬籠山的地名才是常見的。事實上,《古今圖書集成》一書記載古代全國的駱駝山多達五十余處,除了我們家鄉(xiāng)這一座駱駝山在江南,其余全都在我國的北方。面對這座南方唯一的駱駝山,不能不讓人疑竇叢生。

嘉靖四十年(1561年)刊行的桑喬《廬山紀(jì)事》則稱之為落舵山:“落舵山,《桯史》謂之落舵山,今人謂之駱駝山,在石門橋北十里所?!比缓笥盅a充說:“‘落舵’不知其義。”原來,岳飛之孫岳珂《桯史》中有“石門澗有支阜,下至落舵山”之語。顯然,桑喬對“駱駝山”的名稱是置疑的,他更傾向于岳珂所稱的落舵山,卻又補充說“不知其意”。或許是受到《廬山紀(jì)事》的影響,康熙《九江府志》在繼承嘉靖《九江府志》稱之為駱駝山之后,又補充說:“《桯史》稱落舵山?!倍巍毒沤尽穭t完全廢棄了駱駝山的說法,直接稱落舵山。清代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記載蔡文魁的具美堂在落舵山,查慎行《廬山游記》也說:“天池、鐵船二山并峙如門,水至此出峽,與上霄之水合,北流徑落舵山前?!逼鋵嵲缭诒彼?,樂史所撰《太平寰宇記》就記載說:“龍門山與落舵山相去百余步,對峙如門?!迸c岳珂同時期的王象之在他的《輿地紀(jì)勝》中也稱之為落舵山。

舵是指安裝在船尾控制船的航行方向的船舵,那“落舵”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認為,在古代,水路由長江入龍開河,過八里湖,無舵的小船可經(jīng)落舵山與龍門山之間的龍門水道直達沙河老街,有舵的大船則只能在這座山前“收帆落舵”進行??浚涠嫔綉?yīng)該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可是,全國大小“收帆落舵”的碼頭何其之多,除此之外,為什么就不能找到第二處叫“落舵”的地方呢?

有意思是,唐代徐堅《初學(xué)記》轉(zhuǎn)引晉代周景式的《廬山記》說:“山頂有一窮湖,湖足赪(chēng,紅色)鯉,鰭皆傷剝。而又有一故艑(biàn,大船)崇山峻遠,非舟楫所游。豈深谷為陵,此物不與之而遷乎?”

廬山山頂有湖,湖中有紅鯉應(yīng)該是不錯的,今天的蘆林湖是人工湖,但在古代那里就叫蘆林,有高山堰塞湖,所以才會蘆葦成林。但廬山山頂怎么會有大船呢?古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漢陽峰頂有螺蚌的化石,因此意識到深谷可能變?yōu)樯搅辏裉煳覀冎肋@種地質(zhì)變化需要億萬年的時間,絕對不可能發(fā)生在產(chǎn)生人類文明之后,所以地質(zhì)的變化絕不可能把一艘古船托到山頂。然而,廬山鐵船峰上確有一艘惟妙惟肖的石船,遠望似船,故名“鐵船”。遠古時期,人們無法登頂,遠遠地眺望,肯定會好奇峭壁之巔怎么會有一艘大船。所謂的“故艑”就是指鐵船峰上的那艘巨型石船。

那沙河的落舵山跟廬山山巔的石船有什么關(guān)系呢?北宋李昉的《太平御覽·舟部》引劉宋時期的《尋陽記》說:“廬山西嶺有甘泉,曾見一舵從山嶺流下,此溪中人號為舵下溪。宣穆所遣人見山湖中有敗艑,而后舵流下,信其不妄。”

同書《地部》又引《江州圖經(jīng)》說:“昔山頂有船舵從頂沿流而下,土人亦名為舵下溪。桓伊為江州(今九江一帶)刺史,嘗遣左右赍(jī,攜帶)糧尋之山奧,冀睹非常,乃至一處,見有大湖,湖側(cè)有敗船,當(dāng)時聞有舵流下,甚疑惑,后聞有船,方驗?!?/span>

兩處記錄都提到有一船舵沿著溪流從廬山頂順流而下,當(dāng)?shù)厝艘蚍Q此溪為“舵下溪”?!秾り栍洝匪f的宣穆是桓沖的謚號,他大約于360年至384年擔(dān)任江州刺史(中間有短暫離職),前后長達24年。他盡心盡力治理地方,深受百姓的愛戴。桓沖病逝后,桓伊接替桓沖為江州刺史,直至398年。

在一千六百多年前,江州刺史桓伊因好奇“山溪流舵”的傳說,就派遣左右手下攜帶干糧上山進行了一次科學(xué)考察,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山頂確有大湖,湖側(cè)有個大破船,傳說得到驗證,才“信其不妄”。

“山溪流舵”中的山巔大湖,應(yīng)該是蘆林堰塞湖,大船是鐵船峰上的石船。蘆林湖水一路匯合廬山諸水,經(jīng)鐵船峰下流出廬山(后人稱之為石門澗),流經(jīng)沙河街,穿過落舵山與龍門山之間的龍門口,再入八里湖,直達長江。古時候,落舵山周圍沒有人工河堤,都是低洼地。豐水季節(jié)時,落舵山就像大船上落下的船舵,在水澤中。于是古人便將其取名“落舵山”。

今天,我們已經(jīng)無法考查出落舵山得名于何時,但可以肯定早于一千六百多年以前??上?,人們已經(jīng)忘記了它的真名,便口口相傳地訛成了駱駝山。值得欣慰的是,歷代的廬山志都記載了這座不起眼的落舵山。有人因以為詩曰:

石門雙闕南斗傍,

瀑水中騰噴雪狂。

騎鹿不思學(xué)羽化,

褰裳無意駕云翔。

溯流振起凌風(fēng)舸,

排浪高擎濟海檣。

絕巘舟橫驚玉宇,

碧霄落舵在柴桑。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版權(quán)聲明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quán)歸掌中九江(16691.c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吳晨

責(zé)編:鐘千惠

審核:楊春霞

評論

下載掌中九江

掃描二維碼下載,或者點擊這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