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九江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腎內科攜手麻醉科、超聲科等多學科團隊,成功為一位尿毒癥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腎性貧血的患者實施了腹膜透析置管術。此次手術運用了超聲引導下腹橫肌神經阻滯麻醉技術,該技術以更小的創(chuàng)傷、更輕的痛感為患者解決病痛,達到了無痛腹膜透析置管,提高了患者就醫(yī)體驗。
年僅42歲的張女士是一名慢性腎臟病5期患者,后期需腎臟替代治療,綜合患者病情及家屬意見,腎內科決定為張女士實施腹膜透析治療。腹膜透析是終末期腎臟病患者一種有效的腎臟替代治療方式,利用腹膜具有半滲透膜的特性,透析液灌入腹腔,通過彌散、對流和超濾的原理,以達到清除體內代謝產物、毒性物質及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的目的。與血液透析相比具有操作簡便、設備簡單、費用低廉、安全等優(yōu)點,利于保護殘腎功能和穩(wěn)定心血管狀態(tài),適用于多種腎損害患者,對老年人、兒童、糖尿病腎病等尿毒癥病人尤為合適,在家或工作中便可完成透析。
腹膜透析置管術的關鍵是腹膜透析導管的順利置入,這是腹膜透析液進出腹腔的通路。傳統(tǒng)的局部浸潤麻醉方便,相對安全,但有時候麻醉效果不理想,導致患者難以忍受疼痛;全身麻醉雖然效果好,但存在全麻藥物代謝緩慢,蘇醒延遲以及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面對這一復雜病例,在腎內科主任鄧宏韜、麻醉科主任董桃花的組織下,多學科專家團隊對患者的診療方案進行討論和評估,最終決定應用超聲引導下腹橫肌平面神經阻滯麻醉,用于該患者的腹膜透析置管術中,以減輕患者的疼痛與損傷,降低手術風險。
腹橫肌平面神經阻滯麻醉作為腹部手術重要鎮(zhèn)痛方式之一,通過超聲影像精準找到腹橫肌平面,對支配腹壁的神經進行阻滯麻醉,具有使用麻醉藥物用藥劑量少、病人恢復快的優(yōu)勢,同時延長了麻醉持續(xù)時間,增加腹部手術的成功率,做到“精準無痛”。這不但減輕患者因手術帶來的痛苦,術后還可以提供長時間的鎮(zhèn)痛效果。
腎內科專家團隊實施腹膜透析置管術
在手術過程中,麻醉科主任董桃花、主治醫(yī)師解雯婧憑借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成功為張女士實施了超聲引導下腹橫肌阻滯麻醉。在麻醉效果滿意后,腎內科主任鄧宏韜、副主任羅雯專家團隊順利完成了腹膜透析置管,成功解決了張女士后續(xù)透析問題。
術后??谱o士胡敏指導患者掌握腹膜透析換液的方法
張女士術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腹膜透析管引流通暢,目前已經接受腹膜透析治療。這一成功案例不僅展示了九江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腎內科團隊在處理復雜病例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也體現(xiàn)了多學科合作在醫(yī)療救治中的重要作用。
(來源:九江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編輯:畢典夫
責編:曹玉婷
審核:吳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