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
寒假要來啦!
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即將結束,為切實做好本學期結束工作,合理安排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師生寒假期間的學習生活,統(tǒng)籌做好寒假各項工作安排,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本學期期末考試時間安排
小學三至六年級期末考試時間為2025年1月13日
初中年級期末考試時間為2025年1月13日至15日
高中一、二年級期末考試時間為2025年1月16日至18日
全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時間為2025年1月20日至22日
二、寒假和春季學期開學時間安排
放假時間
本學期實行錯時放假,
各學段放假時間:
幼兒園、小學、初中
2025年1月17日正式放寒假
普通高中
2025年1月23日正式放寒假
開學時間
2025年2月13日
學校教師上班、學生報到,
2月14日正式上課
九江市2024—2025學年度
下學期行事歷
特殊教育學校和中等職業(yè)學??筛鶕嶋H情況參照執(zhí)行。
三、學期結束階段和寒假有關工作要求
1.切實做好學期結束工作。各地各校要認真做好本學期結束的各項工作及安排好寒假工作。一是認真完成教學計劃,科學全面評價學生。各地各校要根據學段年段教學任務要求,精心組織完成好本學期教學計劃。各普通中學務必在本學期結束前做好本校初、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二是做好學期總結分析。各學校要召開學期總結工作會,總結學年度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對教學質量作出科學判斷,有針對性地加強教師教學指導和培訓,并制定新學期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要組織召開家長會,通報學校、學生等各方面發(fā)展情況,強化家校共育,合理利用假期時間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2.嚴格考試作業(yè)管理。各地各校要嚴格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教基廳函〔2021〕34號)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義務教育其他年級由各校根據放假時間安排組織期末考試,考試實行等級評價,考試結果不排名、不公布,以適當方式告知學生和家長,不得將考試結果在家長群傳播,堅持以鼓勵為主,客觀公正評價學生,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要合理安排寒假作業(yè)總量,提高作業(yè)設計質量,減輕學生假期作業(yè)負擔。嚴格落實教輔管理“八嚴禁”要求,不得違規(guī)統(tǒng)一推薦、征訂教輔材料。學校不得額外增加家長負擔,要求家長自行打印孩子作業(yè)。
3.積極推進校家社協(xié)同育人。各地各校要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學習宣傳,落實好《九江市教育局等十二部門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xié)同育人機制實施方案》(九教發(fā)〔2023〕85號)要求,緊密結合本地本校實際,深化校家社協(xié)同育人的具體措施和可操作性的辦法,進一步厘清家庭、學校、社會的協(xié)同育人責任,著力完善“學校積極主導、家庭主動盡責、社會有效支持”的協(xié)同育人機制。各地中小學校要精心組織開展好寒假期間“萬師訪萬家”活動,在尊重學生家長意愿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情況確定家訪形式,了解學生家庭基本狀況、親子關系、校外生活等內容,聽取家長對學校辦學、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的意見建議,與家長探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要重點關注特殊家庭學生(單親、孤兒、留守、家庭變故等)、心理異常學生(抑郁、情緒不穩(wěn)定等)、行為異常學生(沉迷游戲、人際交往障礙等)等群體,建立家訪檔案,追蹤家訪效果。要督促指導教師及時上傳家訪相關信息至省級“萬師訪萬家”活動信息管理平臺,嚴禁數字家訪等造假行為。
4.認真落實“雙減”政策要求。各地各校要嚴格落實“雙減”政策和工作要求,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寒假期間,除高三年級可在確保安全和堅持自愿的原則下適當安排教學外(時間不超過假期1/3,惡劣天氣不得安排教學),所有中小學、幼兒園或教師務必做到“三個一律、三個嚴禁”:一律不得組織學生集體補課或上新課(包括以寒假托管服務的名義),一律不得舉辦學科培訓班、特長班、奧賽班、興趣班、提高班等,一律不得將校園、校舍出租給校外培訓機構或與校外培訓機構合作舉辦各類培訓班;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組織、推薦和誘導學生參加校內外違規(guī)補課,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參加校外培訓機構或由其他教師、家長、家長委員會等組織的違規(guī)補課,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為校外培訓機構和他人介紹生源、提供相關信息。各縣(市、區(qū))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壓實責任,強化擔當,對寒假違規(guī)補課違規(guī)收費行為實行“零容忍”,加強對所轄學校違規(guī)補課行為的核處,公布舉報電話,暢通反映渠道。對違規(guī)開展補課的學校,經查實后,應嚴肅追究學校主要負責同志、分管負責同志的責任。對于區(qū)域內多所中小學校出現違規(guī)補課的現象,將追究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及其負責人的責任。
學校要通過《致學生家長一封信》等形式,教育引導廣大家長全面準確理解“雙減”政策要求,寒假期間不送孩子到校外培訓機構參加學科類培訓(含在職教師、培訓機構從業(yè)教師、自由職業(yè)者違規(guī)開展的地下培訓)。要關注孩子自主發(fā)展,不把假期當學期,給予孩子留白思考、創(chuàng)新探索的時間與空間;要關注親子陪伴,不用報班補習代替親子時間,真正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做孩子的朋友和榜樣;要關注身心健康,鼓勵孩子利用假期時間廣泛閱讀、鍛煉身體、培養(yǎng)興趣、傳承文化、孝親敬老、勞動實踐,不用學科學習代替假期活動。
5.科學安排學生寒假生活。各地各校要堅持從關愛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高度,科學指導學生合理安排好假期生活。要加強對學生的“四史”教育(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和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中小學、幼兒園要加強對學生寒假生活的指導,引導學生自主合理規(guī)劃假期安排,保持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養(yǎng)成多讀書、讀好書的閱讀習慣,積極參加家庭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每天進行2小時以上的體育鍛煉或戶外活動,切實增強體質,培養(yǎng)運動習慣,有效預防和減緩近視,提高免疫力和身體抗病能力。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提前規(guī)劃摸底,在學校條件允許、堅持學生自愿的情況下,為有需求的學生開展“紅心護苗”寒假校內免費托管服務。
6.加大校外培訓機構和中小學托管機構監(jiān)管。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寒假期間要加大巡查檢查力度,嚴查學科類隱形變異違規(guī)培訓,督促校外培訓機構和中小學托管機構做好安全管理,全面排查機構在房屋、消防、食品等方面安全隱患;對不符合要求的,要聯合住建、市場監(jiān)管、消防救援等部門及時查處,切實保障學生安全。
7.加強安全教育和校園安全管理。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視寒假學生安全工作,在放寒假前,各地中小學、幼兒園要集中開展一次假期安全教育,突出車輛交通、防火災、防欺凌、防電信網絡詐騙、防季節(jié)性傳染病等內容;假期中,學校要通過微信公眾號、家長群、學生群等,持續(xù)推送交通、飲食、心理等安全知識,不斷提高師生安全意識。學校要開展一次校內安全隱患自查,排查消防(燃氣)、校(園)舍、水電線路、危險化學品、校車、校內在建工程等風險隱患,利用假期進行整改。要嚴格落實假期校園值班值守,妥善做好護校安園相關工作,筑牢校園安全底線,確保校園財產及人身安全,為新學期開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8.全面加強特殊群體學生關愛和控輟保學工作。各地各校要切實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殘疾學生、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等關心關愛工作。要堅持綜合施策,持續(xù)發(fā)力鞏固控輟保學成果,進一步健全控輟保學和送教上門工作機制,充分利用寒假時間,對疑似輟學學生開展勸返復學工作,堅決防止輟學反彈反復,實現控輟保學常態(tài)清零,確保脫貧戶家庭、監(jiān)測對象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子女全部入學,其他適齡兒童少年“應入盡入”,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要利用假期進一步梳理和規(guī)范殘疾兒童送教上門工作,嚴格送教上門臺賬管理,切實保障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9.精心安排教師寒假生活。各地各學校要結合實際精心安排好教師的寒假生活,結合全市教育系統(tǒng)“三風”建設,持續(xù)加強教育系統(tǒng)干部作風、師德師風和學校學風建設,優(yōu)作風、正師風、濃學風。要從政治、業(yè)務、生活上關心關愛教師,在確保教師休息調養(yǎng)好的同時,合理安排好教師的理論學習與業(yè)務進修,不斷提高教師素質及業(yè)務水平,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寒假期間,各地各校要切實加強教師管理,嚴禁學校教師參與校外培訓行為,中小學在職教師(含教研機構在職人員)不得舉辦或參與校外培訓班,不得在校外培訓機構兼職,不得從事有償補課。
(來源:九江教育發(fā)布)
編輯:吳晨
責編:鐘千惠
審核:熊煥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