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
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
名單揭曉
我市陳杏蓮
光榮上榜
1月15日,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發(fā)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xiàn)場交流活動在云南省大理州舉辦。經(jīng)各地推薦、網(wǎng)友評議和專家評審等環(huán)節(jié),共有153人(組)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yè)奉獻、孝老愛親身邊好人光榮上榜。其中,來自江西九江的陳杏蓮以“漸凍病人”成立愛心工作室溫暖六百余個家庭的事跡光榮上榜。
陳杏蓮,女,1976年2月生,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義寧鎮(zhèn)茶香社區(qū)居民。2008年被確診為漸凍癥后,她就簽下遺體器官捐獻書。2011年她開始公益事業(yè),至今堅持做公益13年,為社區(qū)老人聯(lián)系愛心理發(fā)師,為殘疾人提供輪椅,為學(xué)生送去衣服、資助款……陳杏蓮在公益路上樂此不疲,修水公益的各個角落,總能看到陳杏蓮的身影。2018年初,她成立修城“心貼心”愛心工作室,6年來先后收到200多位愛心人士捐贈,累計捐出衣物7000多件,惠及600多個家庭。獲“江西好人”“九江好人”等稱號。
一紙器官捐獻書
解凍生命之厄
陳杏蓮原本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她父親是一名公安民警,母親是家庭主婦,家中兄妹四人,她年齡最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一家人過著平凡卻幸福的生活。然而,從她12歲那年開始,不幸接踵而至。先是她父親不幸猝然離世,讓這個花季少女突然失去了生活的庇護。幾年后,照顧她的大哥也在一次體檢中被診斷為“漸凍癥”,并在2008年因病不幸離世。命運之神似乎還不想放過這個可憐的女孩。27歲那年,她發(fā)現(xiàn)自己上樓很容易摔跤,便到醫(yī)院檢查自己的身體狀況,最終也被確診為“漸凍癥”,醫(yī)生說她可能活不過40歲。
面對生活的厄運,陳杏蓮并沒有因此沉淪,而是讓她更加體會到生命的可貴。確診后的每一天,她都微笑堅強面對,用生活的熱情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爱?dāng)時醫(yī)生說可能活不過40歲,我40歲生日那天,悄悄給自己買了一束鮮花。我要過好每一天,幫助更多的人?!苯衲?8歲的陳杏蓮聊起這些時,也和平常那樣,一臉笑容。“其實,我現(xiàn)在最感恩的就是能夠看到第二天的太陽?!?/span>
當(dāng)她了解到“漸凍癥”目前還無法治愈的時候,她毅然決然作出捐獻器官的決定。她說:“器官給有用的人,遺體其他部分給中華醫(yī)學(xué)會搞研究。我這種病很痛苦,我國醫(yī)學(xué)在這方面還不發(fā)達,希望早日研究出治療方法。”在她的影響下,一位腦癱的女孩也簽訂了遺體器官捐獻書。
當(dāng)談起自己的生命時,陳杏蓮微笑著說:“我交代了親人,我一死就趕緊通知紅十字會,給我化個漂漂亮亮的妝,我要美麗、優(yōu)雅地和這個世界告別……”
一間愛心小屋
溫暖人間四季
陳杏蓮飽受生活磨難,卻始終保持著一顆善良和感恩之心,雖然日子過得不寬裕,但她積極參與公益募捐,力所能及去幫助更多社會弱勢人群。
有一次,陳杏蓮帶著病痛深入到修水縣溪口鎮(zhèn)義坑去慰問一位尿毒癥患者。到他家后,才發(fā)現(xiàn)還有兩個年邁的老人,其被褥單薄破舊,洗臉的毛巾像別人丟掉的抹布,連基本的衣物等生活用品都沒有。看到這種情況,她非常難過,暗下決心,要通過自己發(fā)動更多的愛心人士來為這些身處病痛中的人們捐獻衣物,解決他們基本生活用品問題。2018年,由她創(chuàng)辦的“心貼心”修城愛心工作室正式成立,她一邊扛著被病痛折磨的身體,一邊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動愛心人士捐衣捐物,在因病陷入生活困難的家庭和社會愛心人士之間搭建起了一座愛心的“橋梁”。工作室成立6年多來,累計收集衣物1萬多件,捐出7000多件,惠及600多個困難家庭。
陳杏蓮說:“我做衣物捐贈,不僅是一種衣物的傳遞,我會把那些病人家屬當(dāng)作我的親人一樣對待,每一份捐贈物資我都會送到他們手中,還會和他們面對面聊一聊,把我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他們,給他們精神的激勵和心靈的撫慰,這也是我工作室取名‘心貼心’的原因?!?/span>
一盞微弱燈火
點亮希望之光
陳杏蓮的事跡被越來越多人所知,她的愛心事業(yè)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忙。一天,她在路上遇見一位中年男人上來搭訕。仔細(xì)了解后才知道,這位男子的妻子因摔跤雙腿癱瘓,三年沒有下樓了。陳杏蓮主動提出要去他家看望他妻子。她說,“第一次見面,那個叫紅娟的殘疾女人,淚流滿面,眼神里充滿絕望。因為小便失禁,紅娟下體沒有穿衣,只是拿布蓋著,滿屋子的臭味?!钡?jīng)過多次耐心的開導(dǎo),陳杏蓮和他們夫婦成為了朋友,陳杏蓮鼓勵她用雙手創(chuàng)造生活。如今,她已經(jīng)能使用電動輪椅了,不僅能自理,還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家庭也慢慢和諧起來了。
陳杏蓮非常理解殘疾人朋友對婚姻的渴望,她牽頭組織了一次殘疾人相親大會。她說,這次雖然沒有成功一對,但其中一個女性殘疾朋友收到“鮮花”時的開心勁,她永遠忘不了。她鼓勵她們,“一步一步走出來,找對象才會成功?!?/span>
陳杏蓮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2024年4月,江西省殘聯(lián)組織盲按專家送技術(shù)下基層活動在修水舉行。陳杏蓮當(dāng)了兩天志愿者,為盲人朋友作指引。她說,“這次太開心了,我的嘴很有價值?!?/span>
在她的影響和幫助下,修水縣越來越多的殘疾人重拾生活的信心,積極參與社會就業(yè),也有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加入她的愛心事業(yè)中,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為這個世界奉獻著光和熱。
泰戈爾曾說:“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标愋由忞m身患不治之癥,但心中始終充滿愛和陽光。她像黑夜里一點微弱的燈火,點亮了自己,照亮了他人。
(來源:文明九江)
編輯:吳晨
責(zé)編:鐘千惠
審核:朱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