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齡之和她的演講
洪永林
前不久,九江市圖書館特邀尋廬講壇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齡之為市民帶來了一場題為《大漢女主呂雉》的公益講座,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聆聽,生動精彩的講述贏得了臺下陣陣掌聲。類似這樣的公益演講活動,張齡之總是積極參與,她的演講主題鮮明,生動有趣,因此成為九江地區(qū)頗受歡迎的文化講座風云人物。
這一切都與張齡之不甘平庸、勤奮好學的人生追求有關。從小她覺得自己是個自卑的“丑小鴨”,木訥膽小,頗不合群,為此她很苦惱,參加工作后,她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告別迷茫,破繭成蝶,成就別樣精彩人生。她想起自己曾經受邀到九江市紀委、市公安局作如何提升女性職業(yè)素養(yǎng)的演講,剛開始內心有些緊張,但很快她便調整心態(tài),終于圓滿完成了演講。這兩次演講經歷,讓張齡之意識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所在。從此,在工作之余,她一頭扎進書本中,刻苦鉆研,并結合所學所思所悟,一次次深入基層、為群眾演講,頗受歡迎、好評如潮。隨著名氣越來越大,不少機關單位慕名邀請她去舉辦講座,也得到了機關單位黨員干部的肯定??吹绞鼙姀淖约旱难葜v中受益,張齡之的內心無比欣慰和舒暢,也更加堅定了將演講繼續(xù)下去的信心。她深有感觸地說:“作為一名黨員,我有義務去講好黨史故事,有責任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者和踐行者!”
話須通俗方傳遠,語必關風始動人。為了讓受眾更加喜愛聽她的演講,張齡之不斷挑戰(zhàn)和突破自己,十余年來,她把點滴業(yè)余時間都花在了鉆研和傳播文化上,別人休息時或周末節(jié)假日,她泡在書房查閱資料、撰寫演講稿、做課件PPT,背誦經典名篇,一點點積累,一遍遍打磨,嚴謹為學,精益求精。在別人看來,做這些事很枯燥,但她卻沉浸其中、樂在其中。
通過她的努力鉆研和自我突破,近年來,張齡之平均每年演講百余場次,她的演講領域也從剛開始的賢母文化、家風家訓、禮儀文化、女性素養(yǎng)拓展到廉政文化、黨性修養(yǎng)、歷史人物、經典國學等眾多領域。隨之,張齡之有關《王羲之與蘭亭集序》《春江花月夜》《古詩詞里的春天》《一代女皇武則天》《千古才女李清照》《金戈鐵馬辛棄疾》《白居易與江西》等一場場公益主題講座不斷推出,精彩紛呈的演講贏得了受眾的充分肯定和贊譽,她的公益演講足跡,也從九江的機關單位、高校黨校、群眾講壇走向了省內外,她不僅登上了江西省圖書館贛圖大講壇、湖南省圖書館湘圖講壇、安徽省圖書館新安百姓講堂等大雅之堂,也走上了北京、廣東、湖北等地機關單位及兩新組織的講堂。
多年的默默耕耘和艱辛付出,張齡之用堅守、愛心和奉獻收獲了一份份榮譽,她先后被授予江西省巾幗建功標兵、尋廬文化愛心使者、中華賢母文化傳播大使、中國書院學會會員、中國傳統(tǒng)文化促進總會會員、贛圖大講堂講座嘉賓、尋廬講壇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九江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兼職教授、九江市書法家協(xié)會黨支部書記等稱號或職務。面對這些光環(huán),她卻淡泊地說:“不懼未來,不計得失,我將繼續(xù)在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用夢想點燃自己、照亮他人?!?/span>
張齡之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心中有夢想,腳下就有力量。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我們或許會遇到困難和挑戰(zhàn),但只要我們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夠迎來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就像張齡之自己所說的那樣:奮斗的芳華最美麗!
(來源:江西日報)
編輯:王文婧
責編:鐘千惠
審核:熊煥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