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七
傳說是人類的誕辰日
民間把這天叫做
“人日節(jié)”或“人勝節(jié)”
一些地方的人們要吃七寶羹
借“羹”與“更”的諧音
寓更新之意
《漢語大詞典》里說:“舊俗以農歷正月初七為人日?!睘槭裁唇腥巳漳兀?/span>
傳說中,盤古開天辟地后,女媧從初一開始,依次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第七天才造出了人,所以人們把這一天當作是人類的生日。
《魏書》記載晉代董勛有《答問禮俗》云:“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span>
為了紀念人日節(jié),人們會在正月初七這天吃七寶羹、戴人勝、撈魚生等。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俗稱“人日子”。
據(jù)專家著述稱,人日在中國至少有二千年以上歷史??梢?,古人已將“人民安”視作“人日”的核心思想。
將彩紙剪成人形,或將金箔鏤刻成人形,裝飾在屏風上,或戴在頭上。
“勝”,指首飾或裝飾物。
唐溫庭筠著名的《菩薩蠻》就有“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之句。
南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說到“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
宋朝的蔡襄寫《人日立春舟行寄福州燕二司封》:“春盤食菜思三九,人日書幡誦百千。”
又《太平廣記》引《雜五行書》:“正月七日,男吞赤豆七顆,女吞二七顆,竟年無病?!币馑际钦f,正月初七這天,男性吃7顆赤豆,女性吃14顆,可以使一整年都健健康康。
和初一一樣,這一天也講究飲用加了屠蘇或柏葉的美酒,以驅邪避毒,延年益壽。
《人日二首》(其二)
唐 杜甫
此日此時人共得,一談一笑俗相看。
樽前柏葉休隨酒,勝里金花巧耐寒。
佩劍沖星聊暫拔,匣琴流水自須彈。
早春重引江湖興,直道無憂行路難。
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大部分地方在這天還有吃面條的習俗,寓意著用面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
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為“人日子”。
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別為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就要吃面條。
人們認為大年初七是一個緣分的日子,不宜發(fā)生矛盾沖突。
在這一天,大家希望以和諧的氛圍迎接新的一年,讓親情、友情得到更好的延續(xù)。
因此,不讓父母訓孩子,是為了在這一天營造出輕松、和諧的家庭氛圍,表達對家庭關系的尊重,強調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從今天起
迎接一個嶄新的自己
保持信心、勤耕不輟
堅定地向著目標走下去
生活終會有燦爛的模樣
我們一起加油!
(來源:新華網(wǎng)、人民日報微信、教育之江等)
編輯:吳晨
責編:鐘千惠
審核:吳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