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擷英·晝夜
■ 伍 穆
1、美麗的清晨
莊稼人習慣早起,干活趁涼快,兩個青年人來到這里,太陽還沒出來。東邊天際上有幾條長長的云,像幾條紫紅色的綢紗巾。一忽兒,紫紅變成橘紅,橘紅又變成了金黃。太陽仿佛一下子從地平線下彈了出來。東方的半個天,一剎那間被裝點得絢麗多彩。另一大半天空則像剛從茫茫夜色中蘇醒過來,海洋般地展現著一片暗藍。河里涌起白色的霧靄,像一條白色的長龍緩緩向前滾動,緩緩地向空間膨脹。霧靄慢慢消散,漸漸地看清了河的輪廓,最后,太陽一下子射出萬道金光,河上的霧靄一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只剩下潺潺的流水在閃著光。(莫言《白鷗前導在春船》)
【點評】天空像藍色的海洋,長云像“紫紅色的綢紗巾”,霧靄像“白色的長龍”,太陽升起之前,異彩紛呈,這樣美麗的清晨,烘托出一種美好的氣氛,為故事中的男女主角愛情的升溫提供了良好的催化劑。
?
2、盛夏的中午
巷子里的地面都已經被太陽曬得松動了,面粉一樣的土灰浮在路面上。端方的拖鞋像兩只馬蹄,一腳下去就塵土飛揚?!朔皆僖矝]有了興致。望著地上的身影,粗粗短短的,像一個怪物。陽光在洶涌,飛流直下,卻又萬籟俱寂。這是標準的盛夏的中午,寂靜得像額頭上的汗。端方噓了一口氣,瞇起眼睛看了一眼巷子的盡頭,巷子的盡頭是一座水泥橋。水泥板被正午的陽光燒著了,燃起了白色的熱焰。(畢飛宇《平原》)
【點評】觀察細致入微。面粉一樣的土灰,是沒有硬化的鄉(xiāng)間土路在晴天的常態(tài)。人影粗短,是正午的特征。鄉(xiāng)村盛夏的中午,最是僻靜無聲。在晴日下看遠處的水泥路面,有隱約的“白色的熱焰”,你見過嗎?寫實的手法,就像一幅超寫實繪畫。
?
3、午后
現在是午后,天空一片碧藍,干凈得像用水剛剛洗過,太陽照得地皮發(fā)燙,整個山谷瓦亮瓦亮。陽光樹葉青草泥土以及水塘的氣味混合發(fā)酵,一股熏人的雜香彌漫。鳥蟲聲不時響起,偶爾插入人的呼喊雞的打鳴和牛馬的走動,空氣因這些聲音的突然闖入產生微妙的氣流,即開即合。杜遠方坐在后坡的那棵傘狀的樹下,一團橢圓形的樹蔭像一滴碩大的墨汁滴在他身上,仿佛一團水珠滴在一只小小的螞蟻身上?!柾髌艘稽c,樹蔭大了一圈,熱氣在風的吹拂下減弱。(東西《天空劃過一道白線》)
【點評】用多種感覺來描寫午后的山村,包括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特別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所發(fā)生的樹蔭、熱度的變化。
?
4、太陽西沉
太陽一沉,下去了。眾山都松了一口氣。天依然亮,森林卻暗了。路自然開始模糊,心于是提起來,賊賊地巡視著,卻不能定下來在哪里宿。
急急忙忙,猶猶豫豫,又走了許久,路明明還可分辨,一抬頭,天卻黑了,再看路,灰不可辨,吃了一驚。(阿城《雪山》)
【點評】太陽仿佛成了壓迫、監(jiān)控眾山的東西,太陽的落山則使眾山獲得了解放。這里表達的完全是一種主觀感覺。不讀阿城的小說,我們也許不會有這樣的感覺,讀了這樣的描寫,覺得這感覺奇特而又準確。天黑過程中自然光線的微妙變化,特別是路的變化,寫得非常細致。
?
5、黃昏
太陽剛剛落山,西邊的天上飛起了一大片紅色的霞朵。除過山尖上染著一抹淡淡的橘黃色的光芒,川兩邊大山濃重的陰影已經籠罩了川道,空氣也顯得涼森森的了。大馬河兩岸所有的高稈作物現在都在出穗吐纓。玉米、高粱、谷子,長得齊楚楚的,都已冒過了人頭。(路遙《人生》)
【點評】當巧珍為心愛的加林“賣掉”那一籃子饅頭之后,二人并肩回家,路遙筆下出現的黃昏的風景。加林與巧珍正處于情感豐富的年齡,加上巧珍本身的歡喜以及迷人的身姿,讓兩人的心情就像天邊的云彩,變成紅色、橘色;連作物都開了花,正如悄悄生長的情愫,彌漫著芬芳的香味。風景描寫襯托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
?
6、夜晚的村莊
夜晚的村莊,和白日的村莊,氣味是不一樣的。白日的村莊是屬于動物的:屬于槽子邊的黃牛,屬于圈里的約克豬,屬于柵欄里的奴羊,屬于籬笆里的鳳頭雞,屬于墻頭的野貓,屬于麥秸垛的刺猬,屬于草叢里的春蛇……那氣味摻在灶坑里,摻在孩子的鼻涕里,摻在男人的尿液里,是重的、沖的、濃的、腥的、煙火氣的;夜晚的村莊則屬于植物:屬于韭菜,屬于櫻桃,屬于桃花,屬于榆錢,屬于一切靜默生長著的神靈,那味道是甜的,是淡的,是凜的,是澈的,是悄然入心入肺的……(張楚《良宵》)
【點評】關于夜晚,可寫的東西很多,本段有三個特點:一是抓住“氣味”來寫,與眾不同;二是對比手法,和白天對比;三是排比,列舉一系列事物來強化“氣味”的印象。細讀還會發(fā)現,白天與夜晚對比,本質是動靜的對比;在感情色彩上,也是有所傾向的。
?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16691.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方旬瑜
責編:肖文翔
審核:吳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