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風穿過時空長廊
將覺醒年代的吶喊釀成歲月的瓊漿
那些在街頭振臂高呼的身影
在油燈下疾書的筆尖
在戰(zhàn)火中傳遞的星火
都沉淀為民族精神的壯麗篇章
百年后的今天
我們以杯中陶令美酒
致敬不朽的青春
這不僅是追憶的儀式
更是向所有不甘被定義的生命
發(fā)出的盛大邀約——
以青春為杯,盛滿時代回響
接過百年星火,續(xù)寫山河壯闊
這,才是青年永遠向前的熾熱與鋒芒
千年前,東晉詩人陶淵明以“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風骨,寫下《歸去來兮辭》,用詩酒情懷詮釋了對自由與理想的追求。百年前,一群熱血青年高舉“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旗幟,以青春之軀點燃民族覺醒的火種。而今立于時代潮頭,我輩青年高舉發(fā)揚五四精神的歷史火炬,以生逢其時、重任在肩的擔當,在復興長卷上書寫下屬于新青年的時代篇章。歷史的長河奔涌不息,但青春的精神底色卻始終如一,是擔當、是革新、是超越時代的文化共鳴。
“青春”從來不是年齡的刻度,而是文明基因里永不褪色的密碼。有人聽見陳獨秀在《新青年》扉頁點燃的火種,有人觸摸到林覺民《與妻書》里未干的淚痕,更多人看見自己用年輕的骨骼撞擊現(xiàn)實的礁石,讓疼痛開出珊瑚,讓回聲長出翅膀,在時光的穹頂下,譜寫永恒的青春變奏曲。
酒,是中華文明的載體,亦是情感的催化劑。翻開歷史的卷軸,陶淵明“杯盡壺自傾”的悠然,李白“舉杯邀明月”的浪漫,蘇軾“把酒問青天”的哲思,再到五四青年以酒壯懷,用熱血注解信仰的堅定,酒文化始終與青年的激情緊密相連。
當五四精神與陶令酒香肆意交織,當魏晉名士的灑脫不羈,融匯進新時代奮斗者的澎湃熱血,激蕩出的是無畏的勇氣、逐夢的豪情,以及青春獨有的活力與激情。每一滴陶令酒都在訴說:青春,是歷久彌香的陳年佳釀,更是歲月無法稀釋的濃烈情懷。
“五四”青年節(jié),當以一杯陶令美酒,敬先輩們以熱血換來的山河無恙,敬他們敢為人先的時代擔當;也為自己未來的征程壯行,許下屬于青春的錚錚誓言,共同書寫屬于新青年的時代華章!
(來源:九江陶令酒)
【廣告】
編輯:王嘉琪
責編:肖文翔
審核:熊煥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