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m调教视频在线观看,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国产97色在线 | 免,jizz成熟丰满韩国女人,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薦讀九江 | 鏖戰(zhàn)鴉雀山

5月11日 09時 閱讀 30369

鴉山.jpg

鏖戰(zhàn)鴉雀山

■ 陳湘生/文 本報記者 李濤淵/攝


1938年6月23日,日軍空軍開始對贛北馬當、彭澤、湖口、九江城區(qū)、德安及附近城鎮(zhèn)進行狂轟濫炸。6月26日,馬當失陷,日軍溯江而上,逼近九江。7月5日,日軍攻陷湖口,23日日軍一部在九江東南姑塘登陸。25日清晨,日軍步兵在28艘軍艦、70架飛機的配合下,向九江城區(qū)發(fā)動進攻,中國軍隊奮勇阻擊,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zhàn)。下午,九江失守。

本文記述自日軍姑塘登陸到九江失守期間,中國軍隊陸軍預備第二師(以下簡稱預二師)在筆者祖父陳明仁將軍的帶領下,從姑塘至南潯線區(qū)域,阻擊登陸日軍西進的戰(zhàn)斗過程。

?

保安團拼湊而成的預備師

1937年“七七”事變后,以貴州保安第一、二團為基礎,加上新兵壯丁,組成了萬余人的預二師,準備開赴抗日前線。預二師師長馮劍飛、副師長陳泰運均是貴州籍黃埔一期畢業(yè)生,參謀長戴堅畢業(yè)于陸軍大學十三期。下轄第五、六、七、八4個團,團長分別是王伯勛、張學圣、王崇謹和朱中孫。1937年初秋,預二師奉命空手徒步,由湘黔公路趕赴湖北咸寧,接收武器裝備來組建部隊。蔣介石對馮劍飛任預二師師長不滿意,一直在琢磨換人。他在1938年2月22日的日記中寫道:“調(diào)黃祖壎為第二預備師長……”在3月6日的日記中寫道:“調(diào)百〇三師長戴之奇與馮劍飛對調(diào)?!?/span>

1938年6月,預二師到達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附近的鄭家驛時,蔣介石叫預二師的團以上干部去見面。蔣問馮劍飛帶預二師上前線信心如何?馮答道:“報告校長,是新編部隊,把握性不大。”蔣介石說:“無把握,你給我走開,讓陳明仁來干。”第二天陳明仁接任師長。此前,陳明仁在陸軍大學深造三年,時任軍政部中將部附、點驗主任。

陳明仁出生于1903年4月,是湖南醴陵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yè),歷任國民政府華中軍政長官公署中將副長官,湖南省綏靖總司令,兵團司令官,國民政府湖南省主席等職。1949年8月4日率部與程潛將軍在湖南起義后,歷任新中國的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湖南省軍政委員會委員、湖南臨時省政府主席、湖南軍區(qū)副司令員、長沙軍管會副主任、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兵團司令員、軍長等職,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獲頒一級解放勛章。

陳明仁上任后,即將步兵第七團團長王崇謹調(diào)任參謀處主任,另派他的陸軍大學十三期同學林森木任團長。時任預二師軍需處少尉書記的王倫回憶道:“師長馮劍飛另調(diào)工作,由湖南醴陵人陳明仁將軍接任。陳是少壯派軍人,為人精干,平時總是穿著黃布中山服,短褲,腰皮帶斜掛一支左輪手槍,青布鞋,精神抖擻,令人敬畏?!?/span>

預二師到達咸寧接收武器裝備后,即開赴江西,參加九江戰(zhàn)役。預二師戰(zhàn)斗素養(yǎng)低,陳明仁分別對五團和七團官佐訓話,并令各官佐辨識北極星,各團僅一人知道。陳明仁在自傳中寫道:“由于自己知道部隊本身太不健全,而作戰(zhàn)任務終將加上,所以,一到九江,便加緊訓練,在敵機不斷空襲之下日夜不停地訓練……我自己在晚上訓練營以上干部,天亮前訓練排連干部,白天便由干部訓練士兵。一星期后,部隊大有進步,作戰(zhàn)才有了點把握?!?/span>

大戰(zhàn)在即,預二師參謀處主任王崇謹、中校參謀李迨、副官處主任姚剛畏戰(zhàn)棄職潛逃。陳明仁痛斥:“中國有此類軍人,無怪國家受欺侮,殊屬痛心之至?!?/span>

?

違抗命令死守鴉雀山

九江戰(zhàn)役中,守衛(wèi)在九江東南方、鄱陽湖西岸的中國部隊是張發(fā)奎第二兵團的李漢魂第二十九軍團,其下屬王敬久第二十五軍、李玉堂第八軍、李漢魂(兼)第六十四軍。其中李玉堂第八軍下屬趙錫田第三師、陳明仁預二師、汪之斌第十五師、趙定昌預備第十一師。預備第十一師即姑塘守備隊,被登陸的日軍首先擊敗潰散。

日軍波田支隊的支隊長由波田重一少將擔任,規(guī)模相當于一個旅團,也稱“臺灣旅團”。日軍占領臺灣后,為鎮(zhèn)壓臺灣人民的反日抗爭運動,留下退役軍人和警備軍現(xiàn)役軍人合編成立了臺灣守備隊,另設臺灣軍司令一職管理臺灣守備隊。臺灣軍成立后,下轄臺灣步兵第一聯(lián)隊,臺灣步兵第二聯(lián)隊,臺灣山炮兵聯(lián)隊、基隆、馬公重炮兵聯(lián)隊,臺灣高射炮隊等,總兵力為1.4萬余人。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zhàn)爆發(fā)。為增強上海的日軍作戰(zhàn)能力,日軍派出更能適應中國南方夏季濕熱氣候的臺灣軍。該軍以臺灣步兵第一聯(lián)隊、第二聯(lián)隊和臺灣山炮兵2個中隊組建成支隊,由臺灣守備司令重藤千秋少將擔任支隊長,被命名為“重藤支隊”。1938年,支隊劃歸日軍華中派遣軍,支隊長改由波田重一少將擔任,被稱為“波田支隊”。其士兵與參與南京大屠殺暴行的日軍第6師團一樣,由日本九州兵組成,戰(zhàn)斗力強悍,被稱為“陸上魚? 雷”。他們十分兇殘,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1938年7月23日,波田支隊姑塘偷襲登陸得手,次日迅速擊敗沿鄱陽湖西岸布防的中國守軍,欲急速西進,控制中國守軍南撤的九(江)蓮(花山)公路及西撤的九(江)瑞(昌)公路,形成包圍局面。鴉雀山位于廬山東北端余脈,北控九江和長江,東控鄱陽湖,距姑塘鎮(zhèn)約10公里,扼于東西走向的姑塘至九蓮公路的大道北側(cè),大道的南側(cè)則為蔡家垅山頭。這里是阻擋日軍西進的最后一道防線,敵我雙方定要在此殊死一搏。固守此陣地的正是預二師。

?7月23日,陳明仁給妻子寫信立下遺囑,他在日記中寫道:“午后二時接軍團部電告,始知姑塘已于昨晚失守。三時由五團派兵一營,前往湯家坂一帶收容預備第十一師的散兵。五時寫信給香如,告知此次固守九江之意義,萬一不能成功,即當成仁。故今后能否再見面,就看我倆命運如何。”

7月24日12時30分,第29軍團命令預二師占領鴉雀山陣地。這個部署馬上被軍委會質(zhì)疑,因為蔣介石與何應欽都知道這個師的實力,在得到報告之后,蔣介石手令第八軍抽出預二師:“第二預備師似尚不能作戰(zhàn),可先調(diào)到后方適當?shù)攸c整訓,以為將來作戰(zhàn)之用。”

7月25日清晨5時,蔣介石命令預二師撤往后方的電報到了陳明仁手中。一小時后,陳明仁又接到第廿九軍團命令預二師抗擊登陸姑塘日軍的命令:“固守蔡家垅、鴉雀山、馮家迆東高地之線?!备鶕?jù)先來后到、下級服從上級的原則,此時預二師完全可以撤離火線,不參加戰(zhàn)斗。但陳明仁深深明白,這一戰(zhàn)不能退。他選擇執(zhí)行第廿九軍團的命令,死守鴉雀山。

?

肉搏8小時的殊死戰(zhàn)斗

時任預二師六團三連副連長、代連長的薛裕光在回憶中寫道:“1938年7月23日當夜,師部電話通知各團、營、連長隨師長、參謀長,24日拂曉,馳抵距九江20華里的鴉雀山,視察陣地。那陣地雖事先由工兵構(gòu)筑有掩蔽部和交通壕,但許多地方都需要整修和加固。視察完畢,參謀長分配各部隊防御陣地后,電話命令駐九江我?guī)煾鲌F副團長立即率部隊急行軍進入預定陣地,修補工事,阻止日軍攻擊九江。營長楊家驥派我任三連副連長,我連守衛(wèi)502高地。25日剛破曉,9架敵機連續(xù)對我軍陣地輪番轟炸,直到黃昏。緊接著,敵炮群又對我陣地進行連續(xù)炮擊。日軍步兵在飛機大炮的配合下,發(fā)動全線進攻,遵照師部命令,等敵步兵到達前沿陣地200米時,我軍全線以猛烈的炮火還擊,將敵人一片一片地打翻在地,并對突入我陣地的日軍進行反沖鋒?!?/span>

《陳明仁將軍年譜》中記載了這一場戰(zhàn)斗的詳細過程。

1938年7月25日5時,蔣介石電令第八軍軍長李玉堂轉(zhuǎn)陳明仁,命預備第二師將防務移交給第三師所屬步兵第十五團后開赴瑞昌整訓。延至正午尚無接防部隊到達。

7時10分,鴉雀山東北,第七團第二營即與敵接觸,戰(zhàn)事極為激烈。

10時,友軍第三師陣地與日軍發(fā)生激戰(zhàn),陳明仁判斷第二十九軍團反攻未能成功,決定堅守陣地。

11時,日軍臺灣步兵第一聯(lián)隊(聯(lián)隊長佐藤要)、第二大隊(大隊長石川明)由廖家畈方向?qū)f雀山陣地發(fā)起進攻,與預備第二師發(fā)生激戰(zhàn)。陳明仁命步兵第五團堅守陣地,步兵第七團馳援第三師步兵第十五團,步兵第六團抽調(diào)一個營扼守蓮溪墓山峠。戰(zhàn)至14時,將日軍擊退,擊斃日軍臺灣步兵第一聯(lián)隊第二大隊附石橋春一中尉。

16時,日軍波田支隊主力越過九(江)星(子)公路。

17時,九江方向槍炮聲密集,陳明仁判斷日軍在九江市登陸,將協(xié)同姑塘登陸日軍,他決定率部作戰(zhàn)。在原陣地固守,使九江方面友軍作戰(zhàn)容易并掩護九蓮公路的交通。

18時,第七團的側(cè)翼友軍第三師及第十五師之一部經(jīng)過該團陣地后撤,使該團陣地突出,受敵三面攻擊。

19時,陳明仁接第八軍軍長李玉堂電話再次命令,著手準備撤退。

20時30分,第二十九軍團軍團長李漢魂,下達關于各部轉(zhuǎn)進時間路線及到達地點與警備區(qū)域的命令,其中預備第2師“應即開箬溪構(gòu)筑工事”。

21時30分,陳明仁下達撤退命令,“一、師于22時開始向沙河轉(zhuǎn)進,第一目標在沙河,第二目標為獅子山南北之線;二、第五團以一部留置鴉雀山,掩護撤退之行動。主力經(jīng)徐莊入濂溪路,經(jīng)和尚墳,向沙河背進;三、第六團留置一部于蓮溪墓東側(cè)高地,余部經(jīng)徐莊、瞿莊、887高地,向沙河背進;四、師部直屬部隊及第七團經(jīng)十里鋪、楊家?guī)X,向沙河背進?!?/span>

23時30分,陳明仁率師直部隊通過十里鋪,并繼續(xù)向西轉(zhuǎn)移。

關于預二師當日的戰(zhàn)斗,陳明仁在日記中也有記載:“奉命將防務交與第三師之十五團接替后,本師即向瑞昌整訓。7時設指揮所于上八里坡森林中。延至正午尚無接防部隊到達,而敵即向該線攻擊前進,幸各官兵尚能站穩(wěn)腳跟,毫無變動。此次作戰(zhàn),以第五團為佳。六團不沉著,未接觸前即將預備隊使用完畢,時望友軍與之靠攏,有依賴性也。七團一經(jīng)接觸,即有混亂情形,成績甚壞。午后9時奉令全線撤退,向沙河轉(zhuǎn)進,因九江已失故也。本師10時30分開始撤退,12時撤警戒部隊,分途向沙河以西地區(qū)轉(zhuǎn)進。師部11時離許莊。過十里鋪時,預備第九師由九江撤退,陣形紛亂。七團已先我過十里鋪,返回原駐地矣,雖原有于黃昏后撤向瑞昌之命令,然在此情況之下(五團、六團仍與敵對峙中,該團任務聞已交三師十五團接收),總得請示為要。團長處置欠妥,后當注意。”

王倫還記得當時第五團團長王伯勛率全團官兵,配合第九預備師三十二團與敵人肉搏8小時的壯烈一幕。六團團長張學圣曾跟王倫說:“在日軍優(yōu)勢武器的情況下,我們與之反復沖擊搏斗,一來一往,戰(zhàn)斗十分激烈,來不及上子彈,就用肉搏方式,雙方均有傷亡。大家堅持戰(zhàn)斗了五六個小時,血流成河,才奉命收兵的?!笨上М敃r的王倫因四肢疼痛,難于工作,只能請長假返筑。“為此,陳明仁師長給了我50元路費,讓我安全回到貴陽?!蓖鮽惢貞浀溃骸瓣惷魅蕦④娺\籌帷幄,指揮得當,深受全師官兵敬重。他生活儉樸,與士兵同甘共苦,處處關心官兵的生活?!币虼耍俦舷乱恍?,敢于沖鋒。

薛裕光在回憶中說:“這一仗,連長負重傷,士兵傷亡30多人。營長楊家驥命令我代理連長。師長發(fā)來慰問電話:‘全團官兵們,我們以劣勢裝備戰(zhàn)勝了武器精良、用陸空聯(lián)合進攻的敵人,捍衛(wèi)了祖國的神圣領土,守住了陣地,望大家堅持到最后,勝利是屬于我們的?!@個慰問電話讓我們?nèi)w官兵振奮不已。就在發(fā)生反沖鋒的當晚,我?guī)熃拥綉?zhàn)區(qū)指揮部的命令,向九江十里鋪轉(zhuǎn)移。大家疲憊不堪,撤退途中,有的官兵竟倒地不起。經(jīng)過十多天時間,才陸續(xù)收容抵達岳陽。由于我們堅守鴉雀山,為南潯線第三戰(zhàn)區(qū)的準備工作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這一役犧牲者中,絕大部分是我們貴州健兒。最后我還要說:抗日戰(zhàn)爭中,我們貴州子弟同全國人民一樣,作了很大犧牲,也作了很大貢獻,編寫抗日戰(zhàn)爭史的歷史學家們,請不要忘記這一筆?!?/span>

?

預二師一仗聞名天下

8月1日,陳明仁致電蔣介石,報告預二師九江戰(zhàn)役損失情況:“此次會戰(zhàn)傷亡及生死不明官佐78員,士兵1771名,武器損失輕機槍18挺,步槍477支,彈藥消耗約二分之一,并損壞15瓦特及5瓦特無線電機各一具。瑞昌第2預備師師長陳明仁叩。”

陳明仁在自傳里寫道:“當敵人在九江發(fā)起進攻時,蔣介石特別電告張發(fā)奎預二師不能參戰(zhàn),李漢魂還是命令我?guī)焻⒓恿藨?zhàn)斗,并未遵照蔣介石的指示。但是九江會戰(zhàn)的結(jié)果,是八個師都被打垮了,只有我這個預二師,非但未打垮,而且完成了任務。當時蔣介石、何應欽都嘉獎我這個部隊?!?/span>

2017年,筆者從外地專程趕到鴉雀山尋訪舊戰(zhàn)場。鴉雀山雖不高,但南北方向的山脈較長。當年,預二師的第五、六、七團從南至北,奉命在鴉雀山東側(cè)山麓掘壕固守。戰(zhàn)斗打響后,北端的第七團奉命與第三師第十五團協(xié)同作戰(zhàn),南端的第五、六團并肩戰(zhàn)斗,共同抗擊西進日寇。九江鴉雀山戰(zhàn)斗是預二師參加抗日戰(zhàn)爭的首戰(zhàn)。戰(zhàn)斗過程僅一天,雖然損失慘重,但戰(zhàn)士們拼盡全力,達成了任務,最后成建制撤退。對于這支由黔軍幾個保安團組建的弱旅來說,這場戰(zhàn)斗確實極為不易。

從此,聞名遐邇的預二師逐步成長壯大,培養(yǎng)輸送出了王伯勛(1944年攻克松山的第八軍第八十二師師長)、洪行(第六軍新三十九師師長,任上殉職于1944年滇西反攻前線)、戴堅(遠征軍榮譽二師師長,1945年8月受命擔任駐日占領軍指揮官)、呂旃蒙(三十一軍參謀長,任上犧牲于1944年桂林保衛(wèi)戰(zhàn))等一批抗日名將。部隊則歷經(jīng)湘中要地警備、長江沿江防守、桂南會戰(zhàn)、川南護路、昆明守備、中樞警衛(wèi)、滇西游擊、騰沖攻堅、芒(市)遮(放)畹(町)追擊,驅(qū)敵出國門,成為一支所向披靡的抗戰(zhàn)勁旅。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版權聲明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歸掌中九江(16691.c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方旬瑜

責編:肖文翔

審核:楊春霞

評論

下載掌中九江

掃描二維碼下載,或者點擊這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