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龍炎
香樟葉落舞春風,辭卻高枝謝碧空。不與新萌爭暖日,青黃讓盡轉深紅?!断阏谅淙~》
近日,風和日麗,草長鶯飛。而香樟老葉卻紛然飄落,隨感。
我家的園子里有好多香樟樹,其中有一棵是百年香樟。這幾天,風和日暖,香樟上的新葉長出來了。
清晨,我漫步在園子的林蔭道上,陽光透過枝葉,灑下斑駁的光影。微風輕拂,香樟的葉子輕輕搖曳。有幾片葉子,從枝頭飄落。它們劃過一道道優(yōu)美的弧線,如同一只只輕盈的蝴蝶,隨風飛舞,似乎沒有不舍和眷戀,只是輕輕地飄落,靜靜地落到地上。
忽然,陣風乍起,又是一片葉子接著一片葉子飄落。這時,香樟的老葉紛紛然如雪片,灑到荊園的地面上。
我蹲下身子,輕輕拾起一片落葉。它依然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那是香樟獨有的味道。葉片的邊緣微微有些卷曲,顏色已從深綠變?yōu)榍帱S或暗紅,這大約是歲月在它身上留下的色痕。
我輕輕撫摸著它的紋理,感受著它的溫度,沉思良久,心中竟情不自禁地涌起一種莫名的感動。
這一片片葉子,曾經在枝頭享受著陽光和雨露的滋潤,在香樟的枝頭搖曳歡歌,成就了大樹的枝繁葉茂,綠蔭如蓋。如今,他們卻義無反顧地瀟瀟灑地飄落,自覺地為新生命的到來“讓”出生存的時空,自己則默默地返回大地。
也許,這是一種自然的本能,但我更愿意說,這是一種忘我的奉獻和美麗的情懷,更想說,這是一種偉大的生命實踐和自我實現的生命智慧。
于是,我想到了中國上古的“禪讓”,想到了孔子。
堯舜禪讓,是幾千年來,國人所熟悉并津津樂道的故事。在新老交替的歷史時刻,面對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圣人堯舜,他們沒有選擇爭權奪利,家傳世襲,固步自封,而是以天下蒼生命運為重,以黎民百姓利益為重,把自己所掌握的最高權力,主動交給更年輕更適合的人來掌控。這需要一種多么偉大的氣魄與胸襟。這種“讓”,是對國家和人民的真正負責,是對權力的自覺超脫,更是對美德追求的極高境界,是生命智慧的熠熠光輝。
孔子十分向往和推崇“禮讓”。他曾高度贊揚泰伯“三讓天下”的行為??鬃釉f:“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笨鬃诱J為泰伯德行達到了極高的境界,是后人學習和景仰的典范。
所以,儒家把“讓”視為一種極為高尚的美德,并積極提倡??鬃釉凇墩撜Z》中多次強調“讓”的價值,提出“君子”應當做到“無所爭”,以“溫良恭儉讓”為行事原則??鬃幼约阂彩恰白尅钡牡浞秾嵺`者。周游列國的時候,他始終保持著“入則讓,出則讓”的態(tài)度,處處體現出謙讓之風。
孟子師承孔門,也十分看重“讓”的價值,認為:“辭讓之心,禮之端也?!彼鼜娬{辭讓是禮的發(fā)端,是人善良本性的體現。
儒家所提倡的這種禮讓,源遠流長,深深扎根在華夏文化的沃野之中??上У氖牵诖撕蟮幕适覐R堂,我們已經很難找到“禪讓”的蹤影了。雖然如此,但在黎民百姓和一些士子學人的行為中,我們仍然可以瞥見一縷縷“禮讓”的光芒,感受到幾分“禮讓”的溫馨。古往今來,“讓”文化一直在民間社會,潛移默化,代代相傳。
我們日常交往中,讓座、讓位、讓路,讓名,讓利、讓賢,辭讓和謙讓等禮讓之舉,屢見不鮮?!白尅币殉蔀樵S多志士仁人的美德善行。“后退一步天地寬”文化意識,也已成為許多有識之士為人處世的生存智慧。
三國時期,“孔融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簡單的舉動,卻體現了中華民族尊長愛幼的謙讓美德。類似的 “王泰讓棗”“廉泉讓水”等故事,一直都是民間口口相傳的美談。
北宋時期,儒宦范仲淹極力推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將“讓”的境界升華到家國天下的高度,成為許多士子學人的座右銘。
清朝康熙年間,安徽桐城的張英家屬與鄰居葉家因宅基地發(fā)生爭執(zhí)。張家人寫信給官居京城的張英,希望他能插手解決此事。張英回信說:“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睆埣胰耸盏叫藕螅鲃幼尦鋈叩?。葉家見狀,深受感動,也主動讓出三尺地。于是,便有了著名的“六尺巷”美談。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讓”不僅是一種胸懷,一種美德,從解決社會矛盾的角度講,更是一種智慧。僅退讓三尺,卻讓兩家的矛盾煙消云散,讓鄰里關系融洽和諧。可見,“讓”不僅能有效化解沖突,更具有化干戈為玉帛的強大能量。
可悲的是,皇室廟堂之上的那些把持權力的肉食者們,卻缺乏這禮讓的情懷和美德,也缺乏這種自覺和智慧。我們十分痛心地看到,充斥在歷史的長河中的,更多是爭權奪利的血腥與殘殺。古今中外,幾千年來,無數的戰(zhàn)爭與紛爭,連綿不斷,數不清的刀光劍影,聽不盡的鼓角錚鳴。那些身居高位者,為了權力、土地、財富,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你死我活的爭奪,他們甚至不惜發(fā)動戰(zhàn)爭,大肆殺戮,致使無數生靈身陷其中,流血成河。相互殘殺的現實,不僅發(fā)生在國家之間,君臣之間,同樣發(fā)生在父子之間,兄弟之間。對權力和利益的貪婪與爭奪,就像曠世惡魔,給人類社會帶來了無盡的痛苦與災難。
我常想,我們這個世界,如果沒有可惡的戰(zhàn)爭與殺戮,沒有無休止的爭權奪利,大家為人處世,無論是國君還是乞丐,都能像堯舜圣賢那樣,處以禮讓,能像香樟老葉那樣,自覺為新的生命“讓”出生存的時空,那該有多美好啊!
又是一陣風吹過,又一撥香樟老葉紛紛揚揚飄落,是那樣的瀟灑、從容與自豪,似乎還有幾分對紅塵俗世的輕蔑斜睨。
此刻,面對眼前這紛然飄飛的春風落葉,我頓時心生敬意,同時也有點慚愧!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16691.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王嘉琪
責編:肖文翔
審核:吳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