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水琴
五六歲時,經(jīng)常看到鄰居楊公公在報紙上寫大字,覺得很是新奇,那毛筆一揮一畫一甩真好玩,就寫成字了,盡管我還不認識。
上學了,遇上了一位名叫周華的好老師,她要求我們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時到學校,用薄紙蓋在字帖上,照著樣子描紅,寫完交上去,周老師會一一批改,還用紅筆圈畫出寫得好的筆畫。學期結束時同學們會比一比看誰的紅圈圈多。這樣堅持三年了,換個老師就沒再寫了?;蛟S就是這點功底讓我在多年后寫字方面總算有點頓悟,我的寫字啟蒙大概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讀了師范學校,每天晚自習沒事的時候又撿起毛筆,對照中學生字帖柳公權的《玄秘塔碑》涂鴉,也不懂什么章法,照葫蘆畫瓢,不過當時在班上算是寫得好的。記得有個同學曾對我說:“你的字在女生里面可是鳳毛麟角??!”我的心里有點小得意??晌颐靼?,真正要寫好字,那是漫長而遙遠的。
剛畢業(yè)從教時,教育主管部門特別重視教師的基本功訓練。三字一畫是每天的必修課,我毫不猶豫地加入了練字隊伍。在學校書法課教師緊缺的情況下,我初生牛犢不怕虎,自告奮勇當上了一段時間的書法老師。指導學生寫字的同時,我的書寫能力也有所提高,真的是教學相長。
后來不知什么時候寫字少了,寫毛筆字更少了。電腦手機的普及以及語音功能的便捷更是讓人提筆忘字了。毛筆鋼筆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我內(nèi)心深處似乎還有一些情愫。于是在孩子的興趣愛好上,做主挑了一個書法班,跟著本地知名的兩位老師學習六年,而我也一路目睹了孩子的學習過程,我的堅持和陪伴讓孩子打下了扎實的書法功底,自己也受益匪淺。
年過半百時,竟再次趕鴨子上架,承擔了學校的書法課教學,我自稱只是寫字老師,深知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于是再度撿起毛筆開始練字,臨帖、上網(wǎng)課、看直播、看書展、看碑刻、去蘭亭圣地體驗感悟,忙得不亦樂乎!
就這樣,寫字成了我不可或缺的朋友。有事沒事我都要寫上那么幾筆。文房四寶備得又多又齊,簡直就是差生文具多。偶爾參加教育系統(tǒng)舉辦的書法比賽,也小有收獲。但更多時候,我已然把寫字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寫字有癮,無關乎美丑。寫字讓我心靜,放下煩心和瑣碎。展一紙素簽,寫點小作品自欣喜,過年時涂鴉一副春聯(lián)貼在自家門前喜洋洋。
余生將以紙筆為伴,怡養(yǎng)身心,享受寫字的樂趣。不為寫字而寫字,拾起心底曾經(jīng)的那份情愫,筆耕不輟。在筆墨間修行,讓墨香點綴平淡的日子,一朝染墨,一世書香。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歸掌中九江(16691.c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王文婧
責編:肖文翔
審核:熊煥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