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廬山是世界著名地質公園,在廬山的巖石類型有哪些呢?
A
廬山位于九江市,東靠鄱陽湖,西鄰京九鐵路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整個山體南北長,東西窄,地形起伏大,主峰大漢陽峰海拔約1474米。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毛主席曾對廬山的雄險特征進行過準確而又形象的描述。廬山是多成因復合地貌,由斷塊山構造地貌、冰川地貌和流水地貌等景觀疊加而成。在晚白堊紀古鄱陽湖形成的同時,廬山斷塊山雛形拔地而起,至后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中,形成了雄偉峻峭的廬山。也就是說,組成廬山山體的巖石是不同的,形成年代不同、形成原因也不同。
在大月山,10億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1.5億年的泥沙堆積、壓緊、膠結,形成了厚達千米的沉積層。后來巖石經擠壓,地殼隆起抬升,形成了高大山嶺。這里的巖石以沉積巖為主,沉積巖有明顯的層理結構和化石。此外,像五老峰等高大山地,也是以巖石擠壓、地殼隆起為主形成的,有的再經過斷裂抬升,地形高大陡峭,其組成巖石也是以沉積巖為主。
廬山第一高峰大漢陽峰,山頂有石刻問“峰從何處飛來”。其實峰頂巖石按成因屬于巖漿巖,是地下高溫熾熱的巖漿沿地殼脆弱處噴出地表,經冷卻凝固而形成的噴出巖。巖漿噴出到地表冷凝,表面有氣孔、流紋構造等特點。另外,地下熾熱的巖漿所經之處,一方面冷卻凝固形成花崗巖,一方面又會導致其他巖石變質,如廬山山南自海會—觀音橋—秀峰一帶,除了花崗巖之外,還有變質巖,如花崗片麻巖。
不同的巖石,代表不同的地質作用,廬山由多種巖石組成,所以說廬山的石頭會說話。編輯:高圣杰
責編:劉蕓
審核:楊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