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玉
“紅蓼灘頭秋已老,丹楓渚畔天初暝?!痹娙搜劾锖托闹?,紅蓼已成為秋天、秋光、秋色的象征。秋已老,便是暮秋也。
暮秋的涼風與落葉,訴說著草木的枯榮;暮秋的明月與夜晚,訴說著不變的思念;暮秋的菊花高傲,浮云清空,楓葉血般艷麗,點綴暮秋的絕美,而我們世代居住在桂家湖的農(nóng)村人感知暮秋最美的,是圍繞湖畔的紅蓼。
紅蓼,俗稱狗尾巴花,學名叫紅草、大紅蓼、東方蓼、大毛蓼。紅蓼是蓼科,蓼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紅蓼,最喜群居。只要遇到,不會是一株兩株,而是成群成群的。好遠就能看見紅艷艷的紅蓼,在秋風里搖曳,那鮮紅,似火一般的熱情,美得炫目,是暮秋的最美色。
陽光朗潤,湖畔幽靜,秋風涼涼,蓼花鮮艷,撫摸蓼花禪意出,萬物靜觀皆自得,孕育出生發(fā)于心的無事此靜坐,一日當兩日。
蓼花的美,猶如片片楓葉被金秋羞紅了臉的靦腆美;蓼花的美,從它隨風搖曳的影子里,古代詩人最能感受它的嫵媚。唐代詩人鄭谷的《蓼花》:“簇簇復悠悠,年年拂漫流。差池伴黃菊,冷淡過清秋。晚帶鳴蟲急,寒藏宿鷺愁。故溪歸不得,憑仗系漁舟?!痹娙斯P下的蓼花,呈現(xiàn)別樣的悠閑,別樣的意緒,別樣的清愁。杜牧詩曰:“猶念悲秋更分賜,夾溪紅蓼映風蒲?!睂戅せㄊ悄呵锏囊坏懒聋愶L景,是留戀秋景的象征。張孝祥詩曰:“紅薯一灣紋擷亂,白魚雙尾玉刀明?!庇冒酌枋址▽懙妹烂?,富有動感了。陸游詩曰:“老作漁翁猶喜事,數(shù)枝紅蓼醉清秋?!痹跻粋€“醉”字了得,把蓼花的美,寫活了,寫得令人迷醉。詩為心聲,我這個愛酒人也隨之醉了。
在萬物蕭瑟的秋老時節(jié),當其他植物花卉漸漸結(jié)束花期之時,清瘦的紅蓼以不凋的信念,以自己喜歡的姿態(tài),自由生長,隨遇而安,不擇地勢,與水相伴,最是血液豐沛。故此,文人墨客的字畫中,紅蓼成常見的題材。宋徽宗趙佶的作品《紅蓼白鵝圖》中,一只白鵝在紅蓼下安靜地梳理自己的羽毛,一紅一白的鮮明對比,讓暮秋淡雅了蕭瑟。佚名的《紅蓼水禽圖》,馬荃的《紅蓼野菊圖》,入眼是易水水不枯,蕭蕭風不冷,寒藏宿鷺愁為暮秋殺青壓卷。齊白石更是多次以紅蓼為創(chuàng)作題材,《紅蓼鵪鶉》《紅蓼彩蝶》是其中的佳作。
暮秋的風讓人直感凌厲,暮秋的風吹得萬物蕭索,唯有紅蓼高高挺立于風濤寒流之中,以它高貴典雅的水紅映照兩岸。暮秋又總是云淡風輕,有詩句靠近落葉鋪滿地,這是心靈震顫的瞬間。秋風很遠,望見村頭池沼邊那株老樹下,蓼花水畔偉岸。沿村路走,蓼花散漫的清氣里有位伊人在水一方的暮處與蓼花相遇。蓼花普普通通的身姿,色彩單調(diào)的花朵,真正的是想不出怎么會蘊含如此醉人的清香。伊人附在蓼花耳邊悄悄說,每一個暮秋我都來看你。
釣魚歸途的我,也如伊人暮看那一朵紅蓼,半跪在歸途的河畔上,向我獻上無邊無垠的哈達。暮看那一朵紅蓼,是水紅色的,多像我最初的紅妹,待閨未遠嫁。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quán)歸掌中九江(16691.c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王嘉琪
責編:劉蕓
審核:朱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