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m调教视频在线观看,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国产97色在线 | 免,jizz成熟丰满韩国女人,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夜讀九江丨(書架)描寫擷英·方言

2024-11-30 18:33 閱讀 32661

image.png

描寫擷英·方言

■ 伍 穆

1、陜北話

陜北的文化很古老,就像黃河。譬如,陜北話中有好些很文的字眼:“喊”不說“喊”,要說“吶喊”;香菜,叫芫菜;“騙人”也不說“騙人”,叫作“玄謊”……連最沒文化的老婆兒也會用“醞釀”這詞兒。開社員會時,黑壓壓坐了一窯人,小油燈冒著黑煙,四下里閃著煙袋鍋的紅光。支書念完了文件,喊一聲:“不敢睡!大家討論個一下!”人群中于是息了鼾聲,不緊不慢地應著:“醞釀醞釀了再……”(史鐵生《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點評】這是十分典型的片段描寫,由概括一步步的具體,文化→陜北話→開社員會→一個人說話,一步步引出“醞釀”這詞兒。在窯洞里開社員會的場面,背景只有三句話(黑壓壓的人,小油燈的黑煙,煙袋鍋的紅光),卻情態(tài)畢現(xiàn)。尤其是黑與紅的兩種顏色對比,時代與地域的風味全出來了。


2、唐山話

等大家都講完了,隊長來收尾。他的唐山口音真重。幾乎每句話后邊都帶著一個兒音:“那怎么辦呢兒,八個人兒,先寫八份檢查再說兒,上邊有人問兒,我就把檢查給你們交上去兒,上邊沒人問兒,沒人問怎么辦呢兒?!标犻L的口音特別兒,兒不說還帶個彎兒,每次他說話拖長音的時候丁紅衛(wèi)都要笑,這次丁紅衛(wèi)還是沒有忍住。(王祥夫《宣傳隊紀事》)

【點評】一百多字兒,似乎只說了一個“兒”字,雖然文字是平面的,也沒有帶出場面,但是讀者可以調(diào)動想象,特別是“兒不說還帶個彎兒”,那是多么有趣。丁紅衛(wèi)原來一定不叫丁紅衛(wèi),是運動之初改的名字。


3、濟南的口頭禪

這句口頭禪就是:“你別管了?!?/span>

這四個字要分析起來,有很多種意思,但在濟南人的嘴里只有一種意思,就是“讓我來”“交給我,你就放心吧”。再加上濟南人那種爽快的口音,透著一股讓人渾身舒坦的熱情和豪爽。

這句口頭禪幾乎在任何一個場合都可以聽到,比如你拿著很多東西打車,的哥在你面前停下,噌地鉆出來,喊一聲:“你別管了!”然后就三下五除二地幫你把大包小包全塞進車里,那氣勢恨不能把你也抱起來塞進去。

比如你去買衣服,試了半天還是沒看中,正不好意思地想怎么跟熱情的老板娘開口,誰知人家老板娘毫不介意,喊一聲:“你別管了!”三下五除二就把散亂的衣服收拾好了。(馬少華《不辭長作濟南人》)

【點評】描寫一個地方的方言,只講一個口頭禪,就把這個地方人的共同性格推出來了:熱情,豪爽,實誠。雖然只寫了兩個場面,但萬千場面都可以想見。再配上濟南人爽快的口音,以及反復出現(xiàn)“三下五除二”的動作描寫,讀者看了也會渾身舒坦。


4、閩南話

這些福建人都是矮小精干、皮膚黧黑,高眉凹眼,看人的眼神很機警,既能出力,又能出謀的樣子。他們互相間說著艱深難懂的閩南話,語音很激烈。與外人須說普通話,頑固的鄉(xiāng)音使他們變得有些口拙,但并不妨礙他們的表達。他們甚至比別人表達得更好一些,因這鄉(xiāng)音里有著一種肯定的、不容置疑的語氣,很起作用。(王安憶《小飯店》)

【點評】外貌的精干、機警,表達時的口拙而決斷,文中把閩南話的特點與閩南人的外貌、神態(tài)、性格結(jié)合起來寫,效果凸顯。即使讀者很少接觸福建人,也會佩服作家觀察能力的明察秋毫和語言運用的精妙絕倫。 


5、上海的俗語

上海的俗語,有的從鄰近各地流傳過來,有的是脫胎于“白相人”的江湖訣,有的則是所謂洋場少年的新興海派話。除了前面已提過的外來語流氓化的例子,還比如,人或東西的外形,上海人要叫作“賣相”,頓時有了一種商品的含義;額外的收入,叫作“外快”,有一種投機的氣味;交朋友叫“軋朋友”;有趣或有辦法叫“噱頭”。歇后語里也常常帶有粗鄙直露的貧富觀念,比如“叫花子吃死蟹——只只鮮”。這一類的語言,其實是大有內(nèi)容,可惜實在缺乏美感,用之不妥,棄之可惜,十分為難。(王安憶《“上海味”和“北京味”》)

【點評】王安憶出生于南京,卻在上海長大。她不用滬語寫作,但上海方言就是她的母語,在她的小說中,上海的語言文化無處不在。所謂“外來語流氓化”說的是上海話的粗放的一面。從她所舉的幾個例子可以看出,上海話對普通話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6、蘇州話

蘇州話可為吳語的代表。北方人提起蘇州話,總說罵人也好聽。兩人當街對罵,自以為潑悍得很,未成想在北方人眼里竟會是“無情,任是無情也動人”。(謝慧黎《你儂我儂》)

【點評】蘇州話是“吳儂軟語”的代表性方言,聽起來比較“嗲”,所以有句俗話:“寧聽蘇州人吵架,不聽寧波人講閑話?!弊髡咦プ∫稽c,不及其余,用北方人的視角,并引用詩詞來表達蘇州話好聽。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版權聲明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歸掌中九江(16691.c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王文婧

責編:鐘千惠

審核:熊煥唐

評論

下載掌中九江

掃描二維碼下載,或者點擊這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