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我要開飛機!”這是不少人小時候都說過的一句話,可真正做到的人卻不多。37歲的王健就是“有志者事竟成”的那一個。4月15日,王健操縱著由自己和幾名伙伴手搓(指用手工這一原始的方法制作)的一架木頭飛機,沖上云霄完成首秀。
當飛機落地,王健在伙伴們的歡呼聲中走下飛機,那一刻他的雙腿竟有些發(fā)軟。從最開始玩航模、動力傘、滑翔傘、熱氣球,直到成功制作飛機并飛行,夢想成真的那一刻,17年來對飛行的熱愛在王健的腦海里卻一下斷片了,“當我真的飛上了天,我腦子里都是空白的?!?/span>
這架木頭飛機的成功試飛視頻,讓王健和他的伙伴們在網(wǎng)絡(luò)上引發(fā)了不小的震撼與熱議。
熱衷飛行17年 一朝圓夢
“有些人敢造飛機但是不敢飛,有些人會飛但是不會造飛機,他是自己造飛機自己飛?!碑斖踅娘w機上下來,46歲的王波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51歲的左海輝則一手拿著手機拍視頻,一手拉著王健在草場上轉(zhuǎn)起了圈圈。
“我當晚激動得睡不著,我們真的成功了!”4月27日,回想起這些,王波的眼眶依然泛紅。
當晚,王健也很激動,“我凌晨兩點突然醒了,再也睡不著了。”
王健最開始接觸的是航模。那時候,王健還在讀書,在網(wǎng)絡(luò)并不發(fā)達的年代,央視9套、10套的航空科普節(jié)目成了王健的啟蒙老師,看著電視里的外國人將小小的航模飛上天,王健覺得這太酷了。一直到2012年,王健有了常年混跡航空論壇的經(jīng)驗加持,決定自己做航模。
當時并沒有完整的航模賣,需要買散件再拼裝。王健將電機、螺旋槳、舵機、遙控、電池、電子調(diào)節(jié)器、KT板、泡沫板、膠水等部件一一買回,再照著圖紙安裝并試飛。起初,因為電池接反這個小小的錯誤,也會導致航模報廢,“一飛就炸,有了很多失敗的經(jīng)驗教訓?!?/span>
耗時3個月制作 成本3萬出頭
4月15日,飛機成功試飛當天,王健、王波、左海輝、劉珍4個人的微信群消息不斷。這架成功試飛的木頭飛機正是由這4個人一起制造的。
4個人里,“老大哥”左海輝是一名退役海軍,“那時候我們海軍部隊訓練,需要模擬空軍轟炸,那時候開始我對航模有了興趣,并熱衷航拍。”
王波和劉珍,屬于4個人里的“技術(shù)工種”,劉珍擅長維修摩托艇,特別會修發(fā)動機。王波也擅長各類機械維修,專門進修過動力傘飛行。
2021年,因為都熱愛嘗試動力傘、滑翔傘、熱氣球等各種飛行器,因為“只要熱愛飛行、誰都會想上天去看看”,這四個人決定一起造一架飛機。
考慮到現(xiàn)實原因,4個人最終選擇了1936年的一款法國飛機,名叫“飛行的跳蚤”。之所以選擇這款機型,是因為跳蚤飛機有著諸多優(yōu)點。雙翼結(jié)構(gòu),造型美觀又復古;機翼可以折疊,收納不占地;無副翼的設(shè)計,制作簡單;全程操縱桿操作,駕駛難度低。另外,前后串列式機翼,對起飛速度要求不高,40公里/時的速度足以完成起飛,這意味著發(fā)動機不需要馬力太大。畢竟對發(fā)動機的馬力要求一高就會使飛機的制造成本飆升。
“我們最終買的發(fā)動機是從閑魚上淘來的,只花了1萬多元?!奔由细鞣N部件,這架飛機的成本不過3萬元出頭,造價遠沒有大家以為的那么高昂。
2021年的春天,4個人在王健家的雜物間里搗鼓了3個月,終于在當年7月,完成了這架飛機的制作。
整整“吃了4年灰” 最終完成首飛
這架飛機制作完畢后,在王健家的雜物間里一待就是4年。
飛機整整“吃了4年灰”,王健直言“并不是不敢飛,是沒有合適的飛行場地,加上后來又碰到了疫情?!?/span>
整架飛機都是由俄羅斯松木和航空膠水粘合而成,對于飛機的質(zhì)量,他們一直很有信心。“我們是嚴格按照法文原文圖紙‘一比一’制作的,連外部的油漆我都選擇了一樣的顏色,還修改了幾處細節(jié)?!蓖踅≌f,大家并不懂法文,“就是用手機翻譯軟件逐字翻譯的,還有很多外國網(wǎng)友的分享,他們的教程都非常清楚,包括什么天氣適合飛行等細節(jié)?!?/span>
一直到今年,王波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塊好場地,草很少,又平坦,是天然的飛行場。
發(fā)現(xiàn)了合適的場地,試飛被重新提上日程。有著10年動力傘飛行經(jīng)驗的王健成為試飛的不二人選。
左手拉油門,右手緊握著操縱桿,一拉一推間,飛機在王健的操控下越飛越高,“飛在天空中,我覺得我就像一只展翅而飛的蝴蝶?!?/span>
(合影,從左到右依次為王健,劉珍,王波,左海輝)
飛機的成功起飛并落地,讓4個人興奮又緊張,直呼“幸福來得太突然!而在網(wǎng)絡(luò)上,網(wǎng)友們關(guān)于這架飛機也議論紛紛。
“大部分人覺得不可思議,實際上在國外,民間航空文化盛行,很多人自己都會造飛機,這并不是什么很難的事,是大家把這件事想得太復雜了。”左海輝說,因為這架跳蚤飛機誕生已有4年,出于安全考慮,他們計劃把這架跳蚤飛機改裝成一架無人機,并在明年再造一架飛機。“我們最終的夢想是在九江創(chuàng)立一個飛行基地,讓更多民間熱愛飛行的人都能參與進來?!?/span>
(九江日報記者 孔穎/文? 掌中九江楊何/視頻)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quán)歸掌中九江(16691.c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吳晨
責編:肖文翔
審核:朱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