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人的幽默
□?王惠民
作為外地人,我在九江已經(jīng)生活了五十年。完成了從客居九江到定居九江的全過程。
我娶了一位端莊、賢淑、聰慧、美麗的九江姑娘為妻,跟她學(xué)會了一口基本純正的九江話。
現(xiàn)在,滿堂兒孫。我已經(jīng)羽化為九江人了。
九江是歷史文化名城,幽默是一種文化,九江是一個盛產(chǎn)幽默的城市。
作為九江人,講一點九江人的幽默,以證明我這個九江人的地道。
一、梅綻坡與煤炭坡、梅定坡
剛到九江,單位一名老同事告訴我,九江有一個地方叫“煤炭坡”。
為了熟悉九江,閑暇時便去尋找“煤炭坡”。經(jīng)人指點找到了“煤炭坡”,一看路標卻是“梅綻坡”!
我想,“煤炭坡”與“梅綻坡”諧音,老師傅口音有誤。后來發(fā)現(xiàn),事實上叫“煤炭坡”的不止老師傅一人。
哦,原來“煤炭坡”就是“梅綻坡”!
“梅綻坡”,一個高雅秀麗的地名;“煤炭坡”,一個又臟又黑的垃圾場。
二者天壤之別,竟然同源一體。九江人真幽默!
梅綻坡名稱的幽默不止一個,有很多人將“梅綻坡”呼作“梅定坡”!
您別笑,現(xiàn)在“梅定坡”的名氣大得很,大到將“梅綻坡”淹滅。
現(xiàn)在在九江,你若問“梅綻坡”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若問“梅定坡”一問便知。
究其緣由,大概是有人將“綻”字讀作“定”字。因為有句老話叫:認字認半邊,不用問先生。如此,“梅綻坡”之成為“梅定坡”,就是必然的了。
發(fā)揮一下:
“梅綻坡”——梅花綻開的高坡;
“梅定坡”——這個高坡上一定有梅花。
又幽默了一回。
二、西裝革履與西裝革領(lǐng)
多年前,常常聽到有人講“西裝革領(lǐng)”一詞,不解。事后細細一想,可能是我耳背,錯把“西裝革履”聽作“西裝革領(lǐng)”了。
我還發(fā)現(xiàn)一位愛講“西裝革領(lǐng)”的漂亮女士,每每使用“西裝革領(lǐng)”一詞時,總會擺出一副有學(xué)問的得意模樣。
有一次,我再聞“西裝革領(lǐng)”之言。這次聽清楚了,確實就是“西裝革領(lǐng)”!這次不是那位漂亮女士說的,而是一位先生說的。
我一激動,不慎犯了好為人師的錯誤。糾正道:應(yīng)該是“西裝革履”吧!言者分辯:我只聽過“西裝革領(lǐng)”!
我不開竅,繼續(xù)好為人師說:“西裝革履”是指身穿西裝,腳蹬皮鞋的意思,形容此人文明時尚。革是皮革,履是鞋,革履就是皮鞋?!拔餮b革領(lǐng)”怎么解釋呢?難道能說有人用皮革來做西裝的衣領(lǐng)嗎?
眾人聞罷,盡皆愕然!
這時,一位干部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強調(diào)說:我們九江人就是叫“西裝革領(lǐng)”!
眾人一致附和說:是呀,九江人不叫“西裝革履”,只叫“西裝革領(lǐng)”!
這次輪到我愕然了。
現(xiàn)在,我還能聽到有人講“西裝革領(lǐng)”的九江話。
三、此九江非彼九江
乘車、乘船、上廬山,常聽到解說員這樣介紹九江:九江,有兩千多年悠久的歷史。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分封天下三十六郡,其中就有“九江郡”,云云……明白地告訴你,現(xiàn)在的江西省九江市就是秦始皇時的“九江郡”。
我疑惑。查《辭?!?、百度:秦始皇設(shè)九江郡,轄境范圍大致為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黃岡以東和江西全省,治所壽春。
壽春者,今安徽壽縣也!
我納悶:秦始皇的九江郡治怎么會從安徽省的壽春跑到江西省的九江市來了呢?
自忖:
1.壽春作為九江郡治時間短而又太遠久,被多數(shù)人遺忘。
2.九江歷史上雖然有柴桑、江州、潯陽等古稱,但叫九江的名稱歷史也不短,且名氣響亮,不小心把古今九江混為一談。
3.九江郡是個歷史的名片,古為今用。
把九江市變成了九江郡就與秦始皇掛上了鉤。秦始皇何人?千古一帝?。“狭耸蓟实?,至榮至幸!
這個幽默有點大,秦始皇能批準嗎?不過,它倒應(yīng)了胡適先生的一句話: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此九江非彼九江也!
四、十八層地獄與十八層樓房
地獄,是傳說中惡人死后靈魂受懲罰的地方,陰森恐怖。地獄有十八層,一層比一層恐怖,最恐怖的是第十八層。
傳說只是傳說,誰也沒見過,但在九江還真有十八層地獄之說。
現(xiàn)在九江城市建設(shè)發(fā)展很快,二三十層的高樓比比皆是。
不知從何時起,有人傳言,買樓房千萬別買第十八層,因為十八層樓房相對應(yīng)的是十八層地獄。
因此,十八層樓房價錢低也無人問津。開發(fā)商為此傷透了腦筋。
再說,以前很多城市沒有十八層高樓,那時陰間就沒有十八層地獄了嗎?
這個幽默不靠譜,但是很有社會基礎(chǔ)。平民百姓相信,達官貴人也相信。他們篤信十八層樓房與十八層地獄相關(guān)聯(lián)。
怎么樣?你相信人間有地獄嗎?
幽默是一種文化,它是社會的潤滑劑。
幽默是一種點心,它是老百姓的開心果。
幽默是智慧,幽默是力量。
幽默是思想的翅膀!
幽默的九江人!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quán)歸掌中九江(16691.c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王文婧
責(zé)編:肖文翔
審核:吳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