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應急展開生死營救……》后續(xù)
從被救者到救援者
那名被江水卷走18小時的小伙
成功考進市綜合應急救援支隊
“我要盡己所能參與救援”
獨自前往長江游泳,卻被江底急流卷入橋墩橫梁內(nèi)無法脫困。2024年7月,《掌中九江》客戶端連續(xù)報道了21歲小伙張銳被困橋底縫隙18小時,幸得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并最終獲救的事情。
“謝謝你們堅持尋找堅持搜救,是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他救了他,給了他二次生命!”這是張銳父親張華明向市綜合應急救援支隊感謝時說的話。誰曾想,不到一年時間,曾經(jīng)被救援的張銳,成功考進了這支隊伍,這支救過他生命的隊伍……
6月30日一早,記者來到市綜合應急救援支隊,只見新入隊的隊員們正頂著烈日在操場上訓練。其中,就有張銳。穿上作訓服的他,和去年被救時已大不相同。支隊長徐麟說:“經(jīng)過入隊訓練,張銳的身體壯實了許多?!?/span>
“在看到市綜合應急救援支隊的招聘公告時,我第一時間就報名了?!睆堜J告訴記者,“從去年被救上來起,就一直很感激救援隊員?;蛟S就是從那時起,萌發(fā)了成為救援隊員的想法。”
經(jīng)歷了體能測試、心理測試以及面試等重重考核,張銳從100多名報考者中脫穎而出,成為了19名新入隊隊員之一。5月12日入隊那天,張銳來到支隊訓練場,一種別樣的情緒涌上心頭。
從被救者到救援者,張銳“身份”變了。新“身份”讓他在訓練場上非??炭?,班長吳文祥說:“張銳自從入隊以來,體能上有了很大進步?!?/span>
從張貼在墻上的備勤訓練計劃可以了解到,這批新隊員們每天6時起床,要進行早操、跑步、基礎體能、油鋸拆裝等一系列訓練及理論學習,直至20時20分。
支隊還將訓練成績登記表張貼在醒目位置,有隊員們俯臥撐、仰臥起坐、單杠等訓練的完成數(shù)量,還有跑步5公里時間以及理論測試成績。
“張銳的成績還不錯?!备敝ш犻L王帥滿眼欣喜,因為去年他參與了救援張銳。還有最先發(fā)現(xiàn)他被困縫隙的市綜合應急救援支隊干部李海權和輪機長汪建忠,當?shù)弥獜堜J正在進行綜合訓練時,鼓勵張銳“好好干”。
在正式入列前,這批新隊員還將前往“中國應急·九江號”等地開展水域救援訓練。其實,這也是這支隊伍的使命之一。早在2023年,依托九江市應急管理局(九江市綜合應急救援支隊)建設的應急管理部水上工程救援九江隊,就納入了國家綜合性常備應急骨干力量。
這支救援隊伍從事包括且不限于森林消防、抗洪搶險、地震救援等自然災害事件和安全生產(chǎn)事故等突發(fā)事件的應急救援工作?!罢嬲尤脒M來才知道,這對我來說是個挑戰(zhàn)?!睆堜J堅定地說,“我一定好好訓練,做一名有能力的救援隊員,盡己所能參與救援?!?/span>
一次生命的考驗、一次救援的奇跡,讓20歲出頭的張銳與市綜合應急救援支隊有了交集。不到一年時間,張銳從一名被救者成長為一名救援者,給予他力量的是那次刻入骨髓的被困經(jīng)歷和救援過程。入隊后,張銳理解了構建“全災種、大應急”格局的意義,感受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力量。
(九江日報記者 程靜/文 歐陽海員/攝)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歸掌中九江(16691.c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吳晨
責編:肖文翔
審核:楊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