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里湖新區(qū)八里湖街道怡廬苑社區(qū),有這樣一位社區(qū)網(wǎng)格員,她的名字叫郭麗云。近日,她用一場驚心動魄的救援,詮釋了什么是責任與擔當,什么是社區(qū)工作者的初心。
緊急時刻的果斷出手
那是一個平凡的午后,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怡廬苑小區(qū)的道路上。郭麗云像往常一樣,穿著那件熟悉的工作服,穿梭在小區(qū)的各個角落,進行著日常的走訪工作。
當她走到小區(qū)17棟附近時,她的目光突然被不遠處的一幕吸引住了——一名老人癱坐在地上,身體微微顫抖,眼神中滿是無助。郭麗云的心猛地一沉,她立刻加快腳步跑了過去。
“大爺,您怎么了?”郭麗云蹲下身子,輕聲詢問著。老人的臉色蒼白,呼吸急促,情況十分危急。郭麗云沒有絲毫猶豫,迅速從口袋里掏出手機,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她的聲音堅定而清晰:“這里是怡廬苑小區(qū)17棟附近,有一位老人突發(fā)疾病,情況緊急,需要救護車!”
與時間賽跑的守護
電話掛斷后,郭麗云一邊安撫著老人的情緒,一邊耐心地詢問著老人的基本情況。老人的聲音微弱,但郭麗云依然仔細地聽著:“我姓陳,今年61歲,就住在這附近,我女兒在外地,家里只有我一個人?!?/span>
郭麗云的心揪了起來,立刻撥通了老人兄弟的電話,詳細地告知了情況。電話那頭,老人的兄弟焦急萬分,聲音都在顫抖:“我馬上從彭澤趕過來,你們一定要照顧好他!”
在等待救護車和家屬到來的這段時間里,郭麗云始終緊緊握著老人的手,不時輕聲安慰他:“大爺,您別怕,救護車很快就到了,您要堅持??!”她的眼睛緊緊盯著老人的每一個細微變化,生怕錯過任何細節(jié)。
時間仿佛變得格外漫長,但郭麗云沒有絲毫不耐煩。她和老人聊著家常,聊著小區(qū)里的新鮮事,努力讓老人保持清醒。終于,救護車的警笛聲響起,郭麗云松了一口氣。她迅速起身,協(xié)助醫(yī)護人員小心翼翼地將老人抬上擔架,送上救護車。
持續(xù)的關(guān)懷與溫暖
救護車駛離后,郭麗云并沒有離開。她知道,老人的家人還在路上,她需要繼續(xù)守護。于是,她又撥通了老人兄弟的電話,詳細告知了醫(yī)院的地址和情況。電話那頭,老人兄弟聲音里滿是感激:“郭大姐,太感謝你了,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在醫(yī)院里,郭麗云一直陪著老人的兄弟,幫忙辦理各種手續(xù)。直到老人被安排進病房,她才放心地離開。之后,她每天都會給老人的家人打電話,詢問老人的病情。
幾天后,老人康復(fù)出院了。他第一時間來到社區(qū),緊緊握住郭麗云的手,激動地說:“郭大姐,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住在咱們社區(qū),真是安心了!”
郭麗云的這次救援,不僅救了一位老人的生命,也溫暖了整個怡廬苑社區(qū)。社區(qū)的居民們紛紛為她點贊,她的故事在小區(qū)里被傳為佳話。但郭麗云卻說:“我只是做了我應(yīng)該做的事,社區(qū)工作就是要把居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
(九江日報記者 金璐 文/攝)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quán)歸掌中九江(16691.c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吳晨
責編:肖文翔
審核:楊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