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的煙水亭(中)
■ 孫海帆
對九江人來說,煙水亭是“時空穿越”的入口和日常生活的存在。它可以讓人在上一秒懷古,幻想周瑜在點將臺的英姿,白居易在浸月廳的風采;下一秒便甘棠湖泛波,歷史與現(xiàn)實,高雅與世俗來回自然切換,毫無障礙。
九江籍畫家、電影美術師王珍平曾說,甘棠湖和煙水亭是九江人揮之不去的情結,煙水亭更是九江地標性的象征。王珍平在一次紀念章的設計中,就毫不猶豫地采用了煙水亭的圖案。作為電影美術師的王珍平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人間正道》《似水流年》等多部影片中擔任美術設計,新近的作品是多次獲獎的《鄧小平小道》,而他的電影美術生涯就是從一位熱愛美術的少年開始的。
王珍平的啟蒙老師是在九江畫界無人不知的吳方貴。吳方貴并非科班出身,但他和同樣非科班出身且有著坎坷生活經歷的饒國安,以及其他下放或分配到九江的繪畫者,連同九江本地的美術人才,匯成了一個有上百人之眾的“九江美術群體”。這在當時與九江同等規(guī)模的城市中,算得上是蔚為壯觀了。
在藝術上,他們傳承著自黃庭堅以來的千年文脈,堅守著潯陽風韻的繪畫風格。在生活中,他們或居住在能仁寺、潯陽樓、娘娘廟、李公堤、浪井、延支山等歷史遺跡周邊,或漫步于洋街、老鸛塘、大中路、龍開河鐵橋等近代九江開埠后曾經繁華的場所,他們每個人都用自己的畫筆記錄下了半個世紀前九江的模樣。
如果把他們的作品都拿出來做一個“拼圖”,這將是一幅關于九江自20世紀50年代到如今的城市景觀、世俗風貌的巨幅風俗長卷,而這幅畫的“主角”則是這些畫家?guī)缀跞巳硕寄苣嫵鰜淼木沤瓱熕?。(未完待續(xù))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925488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16691.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吳晨
責編:肖文翔
審核:許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