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熱的光芒
■ 高梓珍
我是極其平庸的。沒有華麗的相貌,沒有靈光的腦袋瓜,更沒有顯赫的出身來加碼自身的光芒。我曾一度抱怨過、自艾過,我也沒啥思想,更沒遠大的抱負。我總習慣站在最低處羨慕著別人,原地不動地仰望著那些散發(fā)著光芒的人們。我的生活被圈養(yǎng)了,像窩在高壩圍起的一團發(fā)綠的死水,一顆石子扔進去,也毫無波瀾。我曾一度以為,我就這般悄無聲息地變小、變少,然后消失在廣袤的天際中。
可我又極其幸運。當我游離在逼仄、矮小而昏暗的囚籠里時,文學像一束光源,從細縫中透射而來,我被那溫熱的光深深治愈了。從此,我的精神世界五彩繽紛起來,我重新燃起了追求的希望。
青春期時,別人問起我的興趣愛好,我總搖著頭。唱歌?不會!跳舞?不會!站在舞臺中央演講?天啊,那更不會!我陷入了自我否定之中,無法自拔。是一本書悄然地改變了我。記得那是高三,當我習慣埋頭在枯燥的練習題海中時,偶然間看見同桌堆得像小山的課本中夾雜著一本課外書,分外醒目。封面很簡單,白色的硬紙殼間寫著《平凡的世界》。我將它從書堆里抽出來翻了翻,看了十幾頁,就被深深地震撼了。連著幾天,我沒任何心思聽課刷題,只想著看完,緊張的備考早被我拋之腦后。我反復看了好幾遍,像著了魔,久久不能釋懷。我想象著自己是少安,又是少平,我是他們的結合體。我也想像他們般,把苦難轉化為一種前行的精神動力。在老師的再三“教訓”下,我不得不按下暫停鍵,回歸到枯燥的備考中。但我早在內(nèi)心深處埋下一顆種子,等待著破土發(fā)芽。
我明明是理科生,卻讀了中文系。在高中班主任的嘆息中,我憧憬著大學的模樣,想象著中文系的美女教授正捧著一本書在林蔭小道邊優(yōu)雅地邊走邊看著的情景。對,我心里暗暗決定著,我去大學報到后就立馬去圖書館借幾本書看看?!秹m埃落定》《生死場》《傲慢與偏見》《羊脂球》這些是文科班的同學推薦的,權且就先借這幾本吧。在大學的時光里,我終于能大方而堅定地向別人說起,我的愛好是看書了。我喜歡躲在偌大的圖書館里的某個無人角落,品味著一首詩,或朗誦一首散文游記,抑或是把頭一股腦地扎進在一本厚厚的小說里,忘乎所以。
陽光照射在小說里的字里行間,添上明亮的光,一起變成養(yǎng)分滋養(yǎng)著我。文學是多么樸實而又多么玄妙,簡單的描述,總能震撼住人的內(nèi)心,成為我的精神食糧。我時常歡喜時常悲傷,可我未曾感覺孤獨。陪伴我的,是那一摞摞書籍。我像品味著無數(shù)人的人生般,每天都徜徉在陽光之中。
我沒奢望過有一天會成為一名寫作者。命運總這般微妙,一步一步地牽引,終究讓人們找到最舒適的地方來安放自我。機緣巧合下,我再也按捺不住自我,提起了筆,將蟄伏在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包袱一層層剝離抽拉出來。那些潮濕陰冷的絲線從此開始在太陽底下暴曬,發(fā)出溫熱的光芒來。寫作,是面對最真實的自己,將身體從陰暗面慢慢挪步,向陽光處走去。寫作,讓我變得明亮起來,對自己的人生有了嶄新的認識。
我鐘情于文學,鐘情于樸實有溫度的文字。在寫作中,我常把視角放在如我一般的普通人群中,把他們在平凡歲月里流露出的真情實感作為寫作素材。我?guī)е\的敬畏之心去探尋、去摸索,用最樸實的筆調(diào)勾勒出溫熱的人間煙火。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歸掌中九江(16691.c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王文婧
責編:肖文翔
審核:許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