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家校共育理念,激發(fā)學生科學探索精神,近日,鶴湖學校六(2)班迎來特殊一課——王垚鑫同學的家長化身“科普講師”,以《宇宙的形成與星系》為主題,帶領孩子們開啟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星際探索之旅。
課堂伊始,王爸爸通過NASA著名的“暗淡的藍點”照片引發(fā)思考。當揭示這是旅行者1號在64億公里外拍攝的地球影像時,孩子們驚嘆不已,深刻體會到地球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通過動態(tài)示意圖與生活化比喻,王爸爸循序漸進地解析了宇宙大爆炸理論:從138億年前的奇點爆發(fā),到暴漲階段的時空擴張;從基本粒子的誕生到星系結構的形成,抽象的科學理論變得生動可感。
在恒星演化環(huán)節(jié),“原恒星→主序星→紅巨星”的生命周期通過太陽系實例具象化,配合星際塵埃云動態(tài)圖,學生們直觀理解了恒星誕生過程。當探討“外星生命是否存在”時,課堂氣氛達到高潮,碳基生物概念與費米悖論的引入,引發(fā)孩子們對生命形態(tài)的無限遐想。
王爸爸特別采用“問題鏈”教學法,通過星系分類圖譜、銀河系旋臂模型等教具,引導學子自主歸納漩渦星系、橢圓星系等天體系統(tǒng)的特征。深入淺出的講解配以震撼的哈勃望遠鏡影像,使晦澀的天文知識化作可視化的科學盛宴。
“原來我們都是星辰的孩子!”課后學生們興奮地交流感悟。班主任表示,這種融合專業(yè)性與趣味性的家長課堂,不僅拓寬了學科視野,更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探索未知的科學火種。學校將持續(xù)推進“家長智庫”建設,匯聚多元教育資源,構建協(xié)同育人新生態(tài)。
(來源:九江市鶴湖學校小學部 肖冰潔)
編輯:畢典夫
責編:劉瑤
審核:楊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