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九江市中心城區(qū)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項目現場機械轟鳴,“兩湖”綜合治理工程調蓄池及雨水循環(huán)中心建設進入最后沖刺。目前工程總體進度達95%,主體結構全面完工,計劃6月30日正式投用。這一兼具生態(tài)治理與文化傳承的民生工程,將為市民帶來“水清岸綠、文脈可觸”的雙重獲得感。
在甘棠湖南岸,占地1.2萬平方米的民俗園雛形初現。施工圍擋內,湖口草龍造型的景觀長廊昂首欲飛,全豐花燈、瑞昌剪紙等非遺元素巧妙融入亭臺樓閣。項目負責人夏陽介紹:“原有民俗園內新增和升級了其他景觀節(jié)點?!庇浾咦⒁獾剑F在仿古建筑風格的設備管理用房與不遠處的南湖公園休憩平臺遙相呼應,既滿足功能需求,又延續(xù)文化風貌。
市民王女士駐足工地外圍效果圖前感慨:“以前常來民俗園散步,改造后既能懷舊又能帶孩子感受傳統文化?!睋ぃ壳熬坝^綠化已完成70%。
地面之下,7萬立方米的調蓄池與日處理3萬立方米的雨水循環(huán)中心構成治水“心臟”。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分級處理”模式:初期雨水經調蓄池沉淀后,通過多效沉淀池、高效沉淀池、曝氣生物濾池等工藝處理達地表準Ⅳ類水標準,回補“兩湖”;生活污水則通過專管輸送至老鸛塘污水處理廠。
“過去汛期雨水裹挾污染物直排入湖,現在相當于給‘兩湖’裝上‘凈水器’?!笔┕ぜ夹g員指著地下16米深的調蓄池解釋。目前地下設備安裝完成85%,5月底至6月底,將啟動設備單調聯調工作。
在施工現場的最后30米支護樁破除作業(yè)面,6臺破碎機同時轟鳴,夜班工人頭燈如星點閃爍。項目組“五一”期間全員在崗,150余名建設者實行三班倒,單日破除混凝土量達300立方米?!凹纫獡屵M度,更要保安全。”夏陽介紹說。暮色中的工地,民俗園仿古屋檐已亮起試燈。當機械轟鳴歸于平靜,這里將奏響生態(tài)與人文的和諧樂章。
(九江日報記者 周慧超 文/攝)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16691.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王文婧
責編:肖文翔
審核:吳雪倩